血塊收縮時間

化驗及醫學檢查 血液檢查 出血和凝血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uè kuài shōu suō shí jiān

2 英文參考

clot retraction time

3 概述

血塊收縮時間(CRT)或稱血塊退縮試驗,是反映血小板血栓收縮蛋白功能的試驗。測定方法有常用的全血法和定量法,現分別敘述如下。

4 血塊收縮時間醫學檢查

4.1 檢查名稱

血塊收縮時間

4.2 分類

臨牀血液檢查 > 出血和凝檢查

4.3 取材

血液

4.4 血塊收縮時間的測定原理

(1)全血法:血液完全凝固後,由於血小板血檢收縮蛋白的作用,使纖維蛋白網發生收縮,在網眼中的血清被析出,出現血塊變小而堅固,即爲血塊收縮試驗。

(2)定量法:血塊收縮時,有相應體積的血清析出,計算析出血清量佔原有血量的百分數,即表示血塊的收縮能力

4.5 試劑

靜脈血1.0ml,置於1.0×8.0cm潔淨乾燥試管一個,恆溫箱備用一個。

4.6 操作方法

(1)全血法:

①空腹取靜脈血1ml,輕輕注入一支幹潔試管中。

②加塞靜置37℃水浴,於1/2h,1h和24h分別觀察血塊的收縮情況,並記錄。

(2)定量法:

①取靜脈血5ml,徐徐注入有刻度離心管內。

②插入玻棒,使槌形下端插入血中,使軟木塞蓋於離心管口,並置於37℃水浴箱中溫育。

血液完全凝固後1h,將血塊輕輕分離,使其脫離管壁,並將血塊提出,棄除。

④將離心管重行離心後,觀察血清及有形成分的量。

4.7 正常值

篩  法:1h開始收縮

24h達頂點

半定量:析出血

0:無     (0:無)

+:0.05~0.10      (+    :5%~10%)

++:0.10~0.20    (++  :10%~20%)

+++:0.20+0.35  (+++:20%~35%)

正常

++++:>0.35    (++++:>35%)

血塊堅實

自三面收縮

定量(血漿復鈣):56±14mg(血塊重量)

4.8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延長:特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症、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新生兒出血惡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

4.9 附註

(1)全血法:

注射器和試管必須乾淨,否則血塊將黏附於管壁上。

②必須在37℃中進行,溫度過高或過低血塊收縮均受影響。

③嚴重貧血紅細胞減少,可影響結果。

④要區別血塊收縮和纖維蛋白溶解,後者血塊邊緣顯得不規則,有破碎塊,最後血塊完全溶解消失,血細胞沉澱。

(2)定量法:

①刻度小試管需有清楚和準確的容量刻度。

②若需作陽性對照,可在正常含血小板血漿中加入5mol/L N乙基馬來酰亞胺,以抑制血小板血栓收縮蛋白的收縮作用

③其他同全血法。

4.10 相關疾病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多發性骨髓瘤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