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熊蕨根
2.1 出處
《國藥的藥理學》
2.2 拼音名
Xiónɡ Jué Gēn
2.3 來源
2.4 原形態
狹頂鱗毛蕨,又名:半邊草。
多年生草本,高40~80釐米。根狀莖塊狀,直立。葉柄長10~20釐米,稻稈色,被大形鱗片;鱗片赤褐色,長8-13毫米;線狀披針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廣卵形,先端長漸尖。邊緣作不規則的突起,上部葉柄及中軸上的鱗片細而狹;2回羽狀複葉,葉片長矩圓形至被針狀矩圓形,長30~60釐米,寬20~30釐米,下部稍狹;不生孢子囊羣的羽片4~16對,長矩圓形至長矩圓狀披針形,有短柄;小羽片線狀披針形,略呈鐮刀狀,先端急尖或鈍,基部耳形,邊緣有鋸齒;着生孢子囊羣的羽片5~9對,緊縮,各裂片上有孢子囊羣1~3對,具囊羣蓋。
2.5 生境分佈
生於灌木叢中或林下。分佈山東、浙江、江西、湖北、陝西、四川、雲南、廣西等地。
2.6 化學成份
含綿馬酸等。
2.7 功能主治
2.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2.5餞:或研末。
2.9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