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本
草本指具有木质部不甚发达的草质或肉质的茎,而其地上部分大都于当年枯萎的植物体。但也有地下茎发达而为二年生或多年生的和常绿叶的种类。为木本的对应词。
-
草本植物
按草本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1.一年生草本(annual)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就可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水稻、大豆、番茄等。草本植物中,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习性,有时会随地理纬度及栽培习惯的改变而变异,如小麦和大麦在秋播时为二年生草本,在春播时则成为一年生草本;
-
紫背天葵草
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ZǐB iTiānKu Cǎo别名:紫背鹿含草(《滇南本草》),紫背鹿衔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反背红、草本反背虹,天青地红、老母猪花头、反背绿丸(《云南中草药》)。管状花狭长漏斗形,5齿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丛潮湿处。功能主治:《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瘀,活血,调经。
-
青葙属
中文名青葙属拼音名qingxiangshu拉丁名Celosia中国植物志25(2):200描述CelosiaL.青葙属,苋科,6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我国有青葙C.argenteaL.,鸡冠花C.cristataL.和C.taitoensisHayataHay等3种,前者为一野生草本,常见于中南部,嫩叶可食,子实入药,鸡冠花为一观赏植物,园圃常见栽培。退化雄蕊缺;
-
腹水草属
中文名腹水草属拼音名fushuicaoshu拉丁名Veronicastrum中国植物志67(2):227描述VeronicastrumHeist.exFarbic.腹水草属,玄参科,近20种,分布于美洲东北部和东亚,我国有腹水草V.stenostachyum(Hemsl.)Yamazaki等14种,南北各地均产。叶互生,对生或3-5(-8)枚 生,阔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有锐锯齿;
-
绢毛苣属
中文名绢毛苣属拼音名juanmaojushu拉丁名Soroseris中国植物志80(1):194描述SoroserisStebb.绢毛苣属,菊科,约8种(包括StebbinsiaLipsch.属),分布于喜马拉雅一带,我国全产,见于西南部和西北部,其中伞花绢毛菊S.umbrellata(Franch.)Stebb.为肉质草本,产西南各省区,根作补药。总苞片2-3层,少数;
-
百蕊草属
中文名百蕊草属拼音名bairuicaoshu拉丁名Thesium中国植物志24:76描述ThesiumL.百蕊草属,檀香科,约325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8种,各省均产之。多年生、纤细草本,常寄生于他植物之根上,稀为一年生草本或灌木状;叶互生,线形或鳞片状;花小,两性,单生于叶腋内或排成二歧聚伞花序;子房下位,有胚珠2-3颗;
-
莠竹属
中文名莠竹属拼音名youzhushu拉丁名Microstegium中国植物志10(2):67描述MicrostegiumNees莠竹属,禾本科,30种以上,分布于亚洲温带地区,我国有10种,产西南部至台湾。一年生或多年生、纤弱草本;有些学者把本属置于金茅属Eulalia内,但本属为披散草本,秆倾卧地上,叶片披针形,而金茅属的秆直立,叶片线形,故可区分。
-
石松亚门
石松亚门(Lycopophytina)孢子体有真根,茎多为二叉分枝,通常具原生中柱。本亚门植物在石炭纪时最为繁盛,有高大乔木及草本,后绝大多数相继绝灭,现存的只有石松目和卷柏目,均为草本。石杉科的蛇足石杉(Huperziaserrata(Thunb.)Trev.)分布几遍全国,全草含生物碱,对治疗老年性痴呆有较好效果。
-
蹋菜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拼音名:T C i别名:乌塌菜、瓢儿菜、雪里青(《苏南种子植物》)。长角果圆柱形,长2~化学成份:瓢儿菜1市斤(市品)含蛋白质7.5克,脂肪0.8克,糖12克,灰分6.6克;钙332毫克,磷127毫克,铁5.7毫克,胡萝卜素5.1毫克,硫胺素0.16毫克,核黄素0.29毫克,克尼酸2.9毫克,维生素C_172毫克。
-
菊属
中文名菊属拼音名jushu拉丁名Dendranthema中国植物志76(1):28描述ChrysanthemumL.菊属,菊科,广义者200种,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我国约50余种,各省均产,其中如菊C.morifoliumRamat.为一美丽的观赏植物,并入药,茼蒿C.spatiosumBailey供蔬食,除虫菊C.cinerariaefoliumVis.为一杀虫植物,我国有栽培。
-
鸡毛还阳2
鸡毛还阳2此药为玄参科植物华中马先篱(Pedicularisfargesii)的全草。该药具有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等功效。根状茎短而直立,上部密生披针形鳞片。孢子囊群每裂片上1枚,成熟时往往布满叶下面.囊群盖近矩圆形,全缘。生长于海拔500—2500米的山坡林该药具有止血、生肌的功效。用于肺痨出血、外伤出血、刀伤出血等。
-
香芹
100公分,叶子呈深绿色,极有光泽,一般分平叶和卷叶种,卷叶种叶面曲皱,叶缘呈弯卷形,花小色白,伞状花序;香芹的别名洋芫荽、洋香菜、欧芹、Parsley香芹的营养价值叶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豆蔻醚(Myristicin)和芹菜醛(Apiole),此外尚有类黄酮(Flavonoid),香豆素(Coumarin),维生素A、C和E及较多铁质。
-
小菜子七
小菜子七此药为罂粟科植物荷青花(Hylomeconjaponica)的根茎。荷青花为多年生草本。该药具有散瘀消肿、舒筋活络、行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痨伤腰痛、风湿疼痛、月经不调、闭经等。4—7月开花,6—8月结条形长角果,果长I—2厘米。分布于松柏、木鱼、下谷坪等地。弯曲碎米荠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的功效。
-
竹节七1
竹节七1此药为百合科植物吉祥草(Reinecheacarnea)的全革。吉祥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叶簇生于词句茎的顶端或节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穗状花序,上疏生漏斗状的花被,花被先草三七此药为百合科植物禾叶山麦冬(Liriopegraminifolia)的小块根。该药具有清心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用于心烦、肺燥咳嗽、胃阴不足等。
-
总计法
在森林,对一定土地面积上的每个单株树木进行调查(树干的胸高直径),另外在t2,采伐不同大小的测试树,根据相对生长法而推算出y2。关于一年生草本群落的一年的净生产速率,如果以y2代表一年中最大的现存量,则可以用△Pn≈y2△L△G而近似地求出。将此法应用于多年生草本群落时,需要将冬季地下器官的贮藏物质考虑在内。
-
岩松
《*辞典》:岩松: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Y nSōnɡ别名:瓦松来源:为景天科植物黄花岩松或红花岩松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老枝细柱形,灰色,留有叶痕。叶互生,上部排列紧密而呈覆瓦状;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较狭小。上部苞片条形;花瓣5,粉红色,矩圆形至披针形;性味:辛,平。
-
眼子菜根
拼音名:YǎnZǐCàiGēn别名:针耙七来源:药材基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茎长约50cm,常不分枝。浮水叶互生,花序下的对生;叶柄比浮水叶的短,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花期5-8月。2.鸡冠眼子菜,多年生草本,有细长的根茎。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水田或水塘中。功能主治:理气和中;主气痞腹痛;
-
楔叶植物门
楔叶植物门Sphenopsida是由D.H.Scott从石松类(Lycopsida)分出来的一个蕨类植物的独立群。茎一般中空,节部充实。楔叶类(Sphenoph-yllales)长1—2厘米的楔形叶 生,茎不中空,分化出由三个原生木质部构成顶点三角形的初生木质部,在其周围有少量次生木质部,小形草本,出现于石炭纪初期,绝灭于二叠纪。
-
大脖子药
《*辞典》:大脖子药:出处:《贵州民间草药》拼音名:D B ZiY o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歪冠苦苣苔的根。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厘米左右。叶互生,卵圆形,长4~萼钟形,5齿裂;雄蕊2,内藏,着生于花冠上,花药粘合;蒴果膜质,包藏于萼内。生境分布:生于路旁石缝中。性味:性平,味微咸。功能主治:治甲状腺肿大.
-
大板山蚤缀
拼音名:DàBǎnShānZǎoZhuì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板山蚤缀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10cm。雄蕊10,花丝扁,纤细,长5-6mm,花药黑紫色;子房椭圆形,具柄,长约2mm,含6-8(-13)枚胚珠,花柱2,长2.5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4400m的高山草甸或高山砾石带。性味:淡;小便不利;
-
匙叶龙胆
拼音名:ChíYèLónɡDǎn别名:奥拉毛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匙叶龙胆的带根全草。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5-13cm。花冠蓝色或紫红色,筒部多呈淡黄色,长10-14mm,5裂,裂片卵形,褶卵形,先端2浅裂或不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3800m的向阳山坡、河滩、高山草甸灌丛中。性寒功能主治:解毒;
-
多蕊蛇菰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DuōRuǐSh Gū别名:土苁蓉、通天蜡烛(《广西药植名录》),木菌子(《海南植物志》)。来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株。雌雄同株或异株,花茎深红色,基部具苞片5~雄肉穗花序棒状;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或山谷林下,寄生于阔叶树的根部。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治血虚,出血,淋病。
-
大白顶草
《*辞典》:大白顶草: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D B iDǐnɡCǎo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白顶草的全草。叶互生,叶片长倒卵形,有不规则的羽状浑裂,裂片边缘具小尖齿。总苞钟状,苞片线状披针形,基部有数枚线状小苞片;生境分布:生于村边路旁。分布贵州、云南等地。功能主治:《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小儿白口疮,疔疮。
-
敦盛草
《*辞典》:敦盛草: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DūnSh nɡCǎo别名:敦木卜江区(藏名)来源:为兰种植物西藏杓兰的根。原形态:草本,高30~茎直立,具3~生境分布:生于阴湿的山坡和林缘。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止痛,活血。治风湿腰腿痛,下肢水肿,跌打损伤,淋病,白带。
-
峨嵋耳蕨
出处:《中国药植志》拼音名: M iěrJu 别名:万年青(《峨嵋药植》),树林株(《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峨嵋耳蕨的全株。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斜升,顶端密被棕色卵形小鳞片。7厘米,先端渐尖形,细密3回羽状复叶,第1回小叶多数,密,互生,几无柄,披针形,长2~生境分布:生于高山。
-
蛾眉石凤丹
出处:四川拼音名: M iSh F nɡDān别名:一枚花(《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丫蕊花的全草。总状花序顶生,无苞片,花梗长约6毫米;花被6,椭圆形,长约8毫米,宽约2.5毫米,外面浅紫色:雄蕊6,花丝长,超出花被,花药1室;蒴果深3裂。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坡。功能主治:《广西药植名录》:治老鼠疮。
-
翻白叶
《*辞典》:翻白叶: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FānB iY 别名:小管仲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长柔毛委陵菜的根。春、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茎直立,有分枝。聚伞花序,有花3~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荒野。分布云南、四川。性味:涩微苦,平。功能主治:消食,行气。治食积胃痛,痢疾。
-
干岩矸
《*辞典》:干岩矸:出处: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GānY nGān来源:为罂粟科植物毛黄堇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形,肉质,灰黄色。总状花序顶生,有长梗;花冠黄色,无毛。蒴果,线形,有毛。生境分布:生于悬岩陡壁缺少雨水处。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止痛,止血。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
高寒露珠草
拼音名:GāoHánLùZhū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高寒露珠草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高达35cm;子房棒状或倒卵形,被紫色钩毛。花期7-8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4100m的高山林、刺析灌丛内,或山坡草地,石隙中。性味: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主疮疡肿毒;摘录:《中华本草》
-
独蕨箕
《*辞典》:独蕨箕: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D Ju Jī别名:蕨箕参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绒毛阴地蕨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6厘米。8厘米,末回小羽片或裂片边缘有粗大重锯齿。孢子叶自不育叶的下部或近基部生出,比不育叶短,2~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杂木林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补,平肝散结。
-
鞑新菊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D XīnJ 别名:色尔君木美多(藏名)来源:为菊科植物鞑新菊的头状花序。原形态:鞑新菊,又名:川西小黄菊。生境分布:生于高山草地阴湿处。化学成份:含氨基酸、有机酸、甾类及酚性物质。功能主治:活血,祛湿,消炎,止痛。
-
匙叶伽蓝菜
《*辞典》:匙叶伽蓝菜: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拼音名:Ch Y Qi L nC i别名:生川莲(《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白背子草(《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景天科植物匙叶伽蓝菜的全草。聚伞花序;萼片4,披针形;雄蕊8,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生境分布:栽培或野生于水边。功能主治:清凉解毒。
-
稗根苗
《*辞典》:稗根苗:出处:《纲目》拼音名:B iGēnMi o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叶。圆锥花序直立,狭,不规则的尖塔形,长10~小穗长约3毫米,被粗毛或乳突状粗毛,芒长达1厘米或更长,或仅为一尖头:第一颖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8;第二颖与不孕小花的外稃近等长,5脉;生境分布:生长于沼泽处,为水稻田中杂草之一。
-
东方乌毛蕨叶
《*辞典》:东方乌毛蕨叶:出处:《野生药植图说》拼音名:DōnɡFānɡWūM oJu Y 来源:为乌毛蕨种植物乌毛蕨的嫩叶。原形态:乌毛蕨,又名:东方乌毛蕨、大风尾草。根状茎粗壮,直立。40厘米,1回羽状复叶,顶片与最近的侧羽片贴生;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或溪边阴湿地。备注:本植物的根茎(贯众)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
东方狗脊
《*辞典》:东方狗脊: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拼音名:DōnɡFānɡGǒuJǐ别名:大叶狗脊、镰叶狗脊(《中国药植图鉴》),凤凰尾(《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叶片为三角状长椭圆形,2次羽状分裂,革质,羽片广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不对称,有羽状深裂,裂片镰形戌线形,边缘上部有细锯齿或全缘,长2~
-
远志木蓝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YuǎnZh M L n别名:虫豆柴来源:为豆科植物远志木蓝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茎单一或少分枝,小枝密被平贴的丁字毛。总状花序腋生,长1厘米左右;荚果筒形,长6~14毫米,有棱角,黄绿色,密被短毛,内有种子数枚。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丛。性味:性平,味辛微甘。
-
黄金菊根
出处:《吉林中草药》拼音名:Hu nɡJīnJ Gēn来源:为菊科植物黄金菊的根。茎生叶互生,长圆形或椭圆形,无柄,抱茎,两面有毛而叶脉特多,边缘有不整齐的牙齿。总苞钟形,总苞片长圆状披针形;全部为舌状花,舌状片线形,先端5齿裂,花筒细长,花药黄色;生境分布:生于草原、山坡草甸。功能主治:利水,治臌胀。
-
东北延胡索
《*辞典》:东北延胡索:拼音名:DōnɡBěiY nH Suǒ英文名:RhizomaCorydalisAmurensis别名:土元胡来源:为罂粟科植物东北延胡索CorydalisambiguaCham.etSchlecht.var.amurensisMaxim.的块茎。叶互生,有长柄;化学成份:含多种生物缄,其中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胺碱、小薜碱、防己碱等。
-
华凤仙
出处:《广西中草药》拼音名:Hu F nɡXiān别名:水指甲花、象鼻花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的茎、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茎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节上有2至多枚托叶状的刺毛。蒴果椭圆形,中部膨大。生境分布:生于潮湿地或水边、田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拔脓。同瘦猪肉或猪骨炖服。
-
虎图辣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HǔT L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虎图辣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主根圆柱形,分歧,外表黄褐色。茎直立,有棱,基郭带紫色,有叶鞘痕迹及短柔毛。叶互生,近圆形,掌状5深裂,裂片复1~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石缝中。性味:辛微苦,大热,有毒。附方:①治小儿肚寒疼痛:生虎图辣一至二分。
-
鸡肚肠草
《*辞典》:鸡肚肠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JīD Ch nɡCǎo别名:小鸡草、鱼肚肠草来源:为石竹科植物赛繁缕的全草。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10~叶对生,狭卵形至广卵形,茎下部的叶具翼状柄,上部叶无柄。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的山坡路边、山麓、田埂边及庭园草丛中。功能主治:抗菌消炎。
-
棘豆根
《*辞典》:棘豆根:出处:《吉林中草药》拼音名:J D uGēn来源:为豆科植物薄叶棘豆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极粗壮,圆柱形。单数羽状复叶,长6~托叶小,披针形,与叶柄连合。花冠紫红色、紫色或红色。荚果近卵圆形,密生短柔毛。生境分布:生于草原、向阳山地。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秃疮,瘰疬。
-
假稻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JiǎD o别名:水游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假稻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80厘米。秆下部伏卧而上部斜升直立,节处生多数分枝的须根,并密生倒毛。外稃具5脉,脊具刺毛,内稃具3脉,中脉亦具刺毛;雄蕊6,花药长约3毫米。生境分布:生长于水边。性味:辛,温。治风湿麻痹,下肢浮肿。
-
碱蓬
《*辞典》:碱蓬:出处:《救荒本草》拼音名:JiǎnP nɡ别名:盐蓬(《救荒本草》)来源:为藜科植物灰绿碱蓬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小苞片短于花被:花被5片,长圆形,先端钝圆,肥厚,背部有隆脊;生境分布:生长于海滩、河谷、路旁、田间等处盐碱土壤上。性味:《救荒本草》:叶:味微咸,性微寒。
-
酱瓜
拼音名:JiànɡG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菜瓜的果实腌制品。原形态: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花单性,雌雄同株;花萼狭钟形,密被白色长柔毛,裂片近钻形;子房长椭圆形,柱头靠合。花、果期夏季。性味:味甘;性微寒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胃和中;消渴用法用量:内服:适量,作食品。摘录:《中华本草》
-
金凤毛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JīnF nɡM o别名:翠翎草(汪连仕《采药书》),茑萝松(《植物名实图考》),女罗(《汉英韵府》),锦屏封(《广州植物志》),金丝线(《广西药植名录》)。原形态:茑萝(《花历百咏》)一年生柔弱缠绕草本,秃净无毛,长可达4米。花期春至秋季。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耳疔,痔漏。
-
苦蒿
《*辞典》:苦蒿: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拼音名:KǔHāo别名:克可日(维名)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多分枝,叶互生,无柄,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有稀疏齿或裂片。生境分布:生于路旁、田野等较干旱处。0.037%、树脂状物质6.8%、鞣质3.03%。治痈疽疖疮,无名肿毒,关节炎。
-
宽叶独行菜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拼音名:KuānY D X nɡC i别名:大辣辣、止痢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宽叶独行菜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3~茎直立,中上部有分枝。生境分布:生于田边、地埂、沟边、河谷。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备注:本植物的种子在甘肃亦作葶苈子用,参见葶苈子条。
-
点头菊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DiǎnT uJ 来源:为菊科植物点头菊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5厘米。根茎短,有宿存残叶基。头状花序常弯垂,2~总苞片1列,先端急尖,密被黑色多节毛。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潮湿处。性味:性温,味甘苦。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宽胸利气。治痰喘咳嗽,劳伤及老年虚弱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