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積液檢查

漿膜腔穿刺液檢查 化驗及醫學檢查 體液和排泄物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īn bāo jī yè jiǎn chá

2 英文參考

Pericardial effusion examination

3 概述

人體漿膜腔有胸膜腔心包腔、腹膜腔、關節腔陰囊鞘膜腔等。在正常情況下,腔內僅有少量液體,起滑潤作用。但在病理情況下,腔內可有大量積液,稱爲漿膜腔積液,如胸腔積液腹水心包積液、陰囊鞘膜積液關節腔積液等。由於積液病因不同,可分爲漏出液與滲出液兩種,其各種成分和性質明顯不同,檢查各種積液的量、外觀、酸鹼度、相對密度、蛋白、葡萄糖顯微鏡檢查等,意義在於區別積液的性質,判明是漏出液,還是滲出液然後找出病因,進行診療。

4 心包積液檢查醫學檢查

4.1 檢查名稱

心包積液檢查

4.2 分類

體液排泄檢查 > 漿膜腔穿刺液檢查

4.3 取材

漿膜腔液

4.4 心包積液檢查的測定原理

同鏡檢法和生物化學法。

4.5 試劑

同鏡檢法和生物化學法。

4.6 操作方法

同鏡檢法和生物化學法。

4.7 正常值

心包腔內有少量心包液(20~25ml),爲淡黃色透明液體。

4.8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1)量增多:見於細菌性心包炎結核性心包炎真菌性心包炎病毒心包炎、支原體性心包炎轉移腫瘤主動脈瘤破裂、尿毒症、黏液性水腫風溼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或在創傷、使用抗凝藥物時。

(2)混濁:見於感染心包積液、腫瘤心包積液(以中央型肺癌乳腺癌爲主)等。

(3)乳白狀:見於淋巴系統損傷等。

(4)血性:見於心包損傷,使用抗凝藥物等。

(5)白細胞數:>10×109/L,見於細菌感染心包積液、結核心包積液、腫瘤心包積液等(中性粒細胞升高見於細菌性心內膜炎的心包積液)。

(6)葡萄糖:<2.22mmol/L,見於細菌感染心包積液、結核心包積液、風溼病惡性腫瘤等。

4.9 附註

臨牀上心包積液不需做漏出液和滲出液鑑別。

4.10 相關疾病

胸腔積液腹水鞘膜積液細菌性心包炎結核性心包炎真菌性心包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紅斑狼瘡肺癌乳腺癌漿膜腔積液檢驗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