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下乳湧泉散爲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此中成藥的部頒標準。
3 藥品介紹
3.1 適應症
含炒王不留行、麥芽、通草、漏蘆、當歸、桔梗、地黃、白芍、川芎、白芷、天花粉、柴胡、甘草、穿山甲。用於乳汁不足的治療。
3.2 用量用法
口服:每日1袋,水煎2次,煎液混合,分2次服。
3.3 規格
散劑:31.15mg/袋。
4 中藥部頒標準
4.1 拼音名
Xiaru Yongquan San
4.2 標準編號
WS3-B-2467-97
4.3 處方
當歸 100g 白芍 100g 桔梗 100g 川芎 100g 地黃 100g 白芷 100g 天花粉 50g 甘草 50g 柴胡 50g 通草 250g 漏蘆 250g 麥芽 250g 穿山甲(燙) 150g 王不留行(炒) 300g
4.4 製法
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粗粉,混勻,即得。
4.5 性狀
本品爲粗粉;氣微,味微苦。
4.6 檢查
4.7 功能與主治
養血催乳。用於產後少乳。
4.8 用法與用量
4.9 注意
忌食辛辣之物。
4.10 規格
每袋裝 30g
4.11 貯藏
密閉,防潮。
山東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5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之下乳湧泉散
5.1 方名
5.2 組成
當歸、炒穿山甲、炒王不留行各1920g,川芎1140g[1]。
當歸64兩,穿山甲(炒)64兩,王不留行(炒)64兩,川芎38兩。
5.3 功效主治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之下乳湧泉散功在功能活血通乳。治乳汁不下。
5.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1]。
5.5 用法用量
每服6g,日3次[1]。
每服2錢,1日3次,溫黃酒送下。
6 《清太醫院配方》之下乳湧泉散
6.1 方名
6.2 組成
當歸、川芎、天花粉、白芍藥、生地黃、柴胡各一兩,青皮、漏蘆、桔梗、木通、白芷、通草各五錢,穿山甲一兩五錢,王不留行三兩,甘草二錢五分[1]。
6.3 功能主治
《清太醫院配方》之下乳湧泉散功在通經下乳。治產婦乳汁不行[1]。
6.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1]。
6.5 用法用量
7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