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不留行
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能。王不留行生品长于消痈肿,用于乳痈或其他疮痈肿痛。除去杂质,再晒干。根据爆花率与水浸出物含量的关系及实际生产中的可能性,炒王不留行爆花率达80%以上为宜。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性味与归经:苦,平。
-
耳穴压豆法
主穴: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在耳穴的泌尿区(肾、膀胱点),找出明显的压痛点,以火柴棍的火药端,捻转压迫,强刺激,两耳交替进行,每个压痛点捻转压迫5分钟。泌尿系结石排石利尿方(吉林中医药1986;以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穴处,主穴必贴,配穴随症选用,左右交替贴压,每日按压3~功能凉血活血、调经止血。
-
王不留
概述:王不留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简称。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能。5月,果期5~根据爆花率与水浸出物含量的关系及实际生产中的可能性,炒王不留行爆花率达80%以上为宜。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
留行子
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能。王不留行生品长于消痈肿,用于乳痈或其他疮痈肿痛。除去杂质,再晒干。根据爆花率与水浸出物含量的关系及实际生产中的可能性,炒王不留行爆花率达80%以上为宜。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性味与归经:苦,平。
-
大麦牛
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来源及产地: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经。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2.治带状疱疹。
-
王母牛
概述:王母牛为中药名,出自《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来源及产地: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性味归经:苦,平。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
-
奶米
概述:奶米为中药名,出自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经。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2.治带状疱疹。
-
麦蓝子
概述:麦蓝子为中药名,出自《甘泉县志》,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王不留行之别名。别名:又名留行子、王不留、麦蓝子、大麦牛、奶米、王母牛。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性味归经:苦,平。入肝、胃经。功能主治:功在行血通经,下乳消肿。1.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2.治带状疱疹。
-
炒王不留行
炒后质地松泡,利于有效成分煎出且走散力较强,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王不留行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治疗乳痈初起,红肿疼痛,可与蒲公英、瓜蒌、当归配伍,加酒煎服(《本草汇》)。根据爆花率与水浸出物含量的关系及实际生产中的可能性,炒王不留行爆花率达80%以上为宜。
-
炒王不留
炒后质地松泡,利于有效成分煎出且走散力较强,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王不留行治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淋证,小便不利,睾丸炎、痈肿疔疮。治疗乳痈初起,红肿疼痛,可与蒲公英、瓜蒌、当归配伍,加酒煎服(《本草汇》)。根据爆花率与水浸出物含量的关系及实际生产中的可能性,炒王不留行爆花率达80%以上为宜。
-
王不留行散
桑根白皮性寒,同王不留行,蒴藋细叶烧灰存性者,灰能入血分止血也,为金疮血流不止者设也。《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方之王不留行散:组成:王不留行1两,甘遂3分(煨令微黄),石韦1两(去毛),葵子1两半,木通2两半(锉),车前子2两,滑石1两,蒲黄1两,赤芍药1两半,当归1两半(锉,微炒),桂心1两。
-
乳泉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RuquanChongji标准编号:WS3-B-1362-93处方:王不留行210g穿山甲(炙)25g天花粉90g甘草(炙)90g当归150g漏芦90g制法:以上六味,除王不留行外,穿山甲粉碎成细粉,与其余天花粉等四味,加水煎煮3小时,滤过,药渣加入王不留行,加水煎煮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55℃)的清膏。
-
涌泉散
《产宝诸方》:方名:涌泉散组成:漏芦1分,百部1分,麦门冬(炒,去心)1分,没药1分,乳香1分(研)。主治:气滞少乳,乳胀痛,及乳痛肿。以木梳于乳上梳下。《仙拈集》卷三:方名:涌泉散组成:当归2钱,生黄耆2钱,通草2钱,瞿麦1钱半,木通1钱半,川山甲1钱半,王不留行1钱半。用法用量:每服不拘多少,温酒调下。
-
通乳颗粒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即得。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通乳颗粒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TongruKeli处方:黄芪熟地黄通草瞿麦天花粉路路通漏芦党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王不留行柴胡穿山甲(烫)鹿角霜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棕黄色的颗粒;
-
涌泉汤
处方:王不留行(炒)9克穿山甲(炒)9克天花粉归身各4.5克木通甘草各9克功能主治:催乳。两乳胀满作痛,情志郁闷不舒,有低热,善太息。宜疏肝理气通乳。方用涌泉汤加味:漏芦12g,瞿麦9g,茯苓9g,川芎6g,三棱4.5g,生地9g,炒白芍6g,泽泻6g,香附6g,王不留行12g,青皮6g,山甲3g,蒲公英9g,两剂,每日1剂。
-
遏水至奇汤
处方:人参3钱,莲子3钱,白果20个,茯苓3钱,甘草1钱,车前子3钱,肉桂3分,王不留行3钱。功能主治: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通,大便甚结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之奇妙,全在用人参,其次则用肉桂三分。心包络之气也。而车前子、王不留行尽是通泄之物,各随之趋出于阴气之口也。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
乳疾灵颗粒
乳疾灵颗粒药典标准:品名:乳疾灵颗粒RujilingKeli处方:柴胡、醋香附、青皮、赤芍、丹参、炒王不留行、鸡血藤、牡蛎、海藻、昆布、淫羊藿、菟丝子制法:以上十二味,炒王不留行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70~乳腺增生病见上述证候者。2袋,一日3次。
-
生乳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engruPian标准编号:WS3-B-3579-98处方:猪鞭150g穿山甲4g王不留行5g党参3g熟地黄5g山药3g白芷3g路路通5g冬瓜子8g关木通5g丝瓜络4g漏芦3g制法:以上十二味,猪鞭用乙醚脱脂12小时后,100℃蒸15-20分钟,切碎烘干(70~淀粉粒多为单粒,扁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8~北京市药品检验所起草
-
通水至奇汤
《石室秘录》卷三:方名:通水至奇汤组成:人参3钱,莲子3钱,白果20个,茯苓3钱,甘草1钱,车前子3钱,肉桂3分,王不留行3钱。主治: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心包络之气也,膀胱必得心包络之气下行,而水路能出。而车前子、王不留行尽是通泄之物,各随之趋出于阴气之口也。
-
通乳散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方名:通乳散组成:王不留行3钱,天花粉3钱,甘草梢5钱,穿山甲(炙脆)5钱。《集成良方三百种》:方名:通乳散组成:当归3钱,川芎1钱,熟地2钱,瞿麦1钱,花粉1钱,通草1钱,山甲1钱(土炒),生麦芽1钱,王不留行1钱(炒)。主治:产后经络闭塞,或气血不足,无乳,或有而甚少。
-
野葛散
处方:野葛皮7.5克龙骨60克干姜15克(炮裂,锉)桂心30克栝楼30~60克(干)王不留行30克功能主治:治痈肿不能溃。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圣惠》卷六十一:方名:野葛散组成:野葛皮1分,龙骨2两,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1两,栝楼1两(干者),王不留行1两。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滋乳汤
处方:生黄耆30克当归15克知母12克玄参12克穿山甲(炒,捣)6克路路通(大者)3枚(捣)王不留行(炒)12克功能主治:补气血,通乳汁。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衷中参西》上册:方名:滋乳汤组成:生黄耆1两,当归5钱,知母4钱,玄参4钱,穿山甲2钱(炒捣),路路通(大者)3枚(捣),王不留行4钱(炒)。
-
通络活血方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方名:通络活血方组成:归尾9g,赤芍9g,桃仁9g,红花9g,香附9g,青皮9g,王不留行9g,茜草9g,泽兰9g,牛膝9g。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主治: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下肢结节病属风湿阻于经络,气滞血瘀,结聚成核,红肿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王不留行通经活血;
-
天蓼散
《圣惠》卷二十四:组成:天蓼、天麻、何首乌、王不留行。主治:大风疾,恶风。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浆水调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散。附注:《圣济总录》本方用天蓼叶(焙干)一斤,天麻三两,何首乌(去黑皮,酒炒),王不留行(微炒)各二两。
-
车前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方之车前子散:处方:车前子22.5克王不留行15克冬葵子15克生干地黄30克桂心15克甘草7.5克(炙微赤,锉)木通15克(锉)石苇15克(去毛)滑石22.5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温汤亦得。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方之车前子散主治虚劳小便淋涩,茎中痛。
-
耳穴压丸法
是在耳穴表面贴敷小颗粒状药物的一种简易刺激方法。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近视眼、胆石症、遗尿等慢性病,幼儿、惧怕疼痛者尤为适宜。所选材料可就地而取,如绿豆,莱菔子、白芥子、油菜子、急性子、王不留行子等,也有用牛黄消炎丸、六神丸等小药丸者。贴压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l~每次贴压后保持3~
-
刘寄奴散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六《普济方》卷三六一方之刘寄奴散:组成:刘寄奴半两,甘草1指节许,地龙(炒)1分。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方出《证治准绳·疡医》卷四引《世医得效方》,名见《洞天奥旨》卷十六方之刘寄奴散:组成:刘寄奴、王不留行、大黄、金银花、木鳖子各等分。用法用量:酒、水煎,露1宿,五更服。
-
肾石通冲剂
取清膏1份加糖粉2份,糊精1份混匀,制成颗粒,在80℃以下干燥,即得。检查: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化石,排石。用于肾结石,肾孟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用法与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规格:每袋重15g贮藏:密封。
-
决水汤
概述:决水汤为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五方。处方:车前子一两,茯苓二两,王不留行五钱,肉桂三分,赤小豆三钱。车前子30克茯苓60克王不留行15克肉桂0.9克赤小豆9克功能主治:主治水臌土气郁塞,水肿既久,遍身手足俱胀,面目亦浮,口不渴,手按其肤如泥。用法用量:水煎服。
-
耳针
概述:耳针:1.耳针疗法的简称;名称:耳针适应证:耳针适用于黧黑斑、粉刺、疣、面游风、摄领疮、白驳风、酒渣鼻、粉花疮、油风、疮疡疖肿、针眼、近视、唇风、肥胖症等各种损容性疾病。准备:消毒的毫针、揿针、三棱针,王不留行籽,2.5%碘酊,75%乙醇,消毒棉球,胶布,探针,镊子等。留针时间20~
-
中药谜语
14、自觉只生一个(猜二味中药)答案:甘遂、杜仲解析:杜仲原系古人名改为中药名的,本为姓氏的杜字,现在变成杜绝的杜,仲为第二,与当时计划生育政策吻合,为不错的应时谜作;(打两中药名)答案:草决明、石决明4、一人一家多辛苦,儿子再大不离母,百年古书已无用,千里捎书一字无。
-
通乳饮
《医统》卷九十七:方名:通乳饮组成:川当归1钱半,王不留行1钱半,川芎8分,穿山甲7片(炒,研末),木通1钱,漏芦1钱,升麻1钱,甘草节1钱。《医略六书》卷三十:方名:通乳饮组成:当归3钱,花粉3钱,王不留行1钱半,甲片1钱半,甘草8分。水煎温服,使阳明热化,则滞气自行而液化为乳,安有乳汁不出之患乎?
-
下乳涌泉散
用量用法:口服:每日1袋,水煎2次,煎液混合,分2次服。《清太医院配方》之下乳涌泉散:方名:下乳涌泉散组成:当归、川芎、天花粉、白芍药、生地黄、柴胡各一两,青皮、漏芦、桔梗、木通、白芷、通草各五钱,穿山甲一两五钱,王不留行三两,甘草二钱五分。功能主治:《清太医院配方》之下乳涌泉散功在通经下乳。
-
王不留行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王不留行汤:处方:王不留行桂(去粗皮)桔梗(炒)大黄(锉,炒)当归(切,焙)甘草(炙,锉)各30克雷丸延胡索白及天雄(炮裂,去皮、脐)槟榔(半生,半煨熟)各45克桑根白皮15克制法:上十二味,哎咀如麻豆。主治:吹乳,乳汁不通,膨闷。主治:白秃及头面久疮,痈疽妒乳,月蚀疮烂。
-
九江散
处方:当归7分,石南6分,踯躅4两,秦艽4两,菊花4两,干姜4两,防风4两,雄黄4两,麝香4两,丹砂4两,斑蝥4两,蜀椒8分,鬼箭羽8分,连翘8分,石长生8分,知母8分,蜈蚣3枚,虻虫10枚,地胆10枚,附子4两,鬼臼11分,人参12分,石斛12分,天雄12分,王不留行12分,乌头12分,独活12分,防己12分,莽草12分,水蛭百枚。
-
救心败邪汤
处方:人参1两,茯苓5钱,麦冬5钱,熟地1两,山药1两,芡实1两,甘菊花5钱,芍药5钱,忍冬藤2两,远志3钱,天花粉3钱,王不留行3钱。功能主治:正胸生疽。用法用量:上用水数碗,煎1碗,一气饮下。摘录:《洞天奥旨》卷六
-
蓝子散
处方:蓝子5合,升麻8两,甘草4两(炙),王不留行4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解毒。主金疮,中菵药。用法用量:每服2方寸匕,冷水调下,日三夜二;及以1方寸匕水和匀,涂疮上。摘录:《鬼遗》卷二
-
乳宁颗粒
乳宁颗粒药典标准:品名:乳宁颗粒RuningKeli处方:柴胡、当归、醋香附、丹参、炒白芍、王不留行、赤芍、炒白术、茯苓、青皮、陈皮、薄荷制法:以上十二味,柴胡、当归、醋香附、青皮、陈皮、薄荷提取挥发油;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理论板数按原儿茶醛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
鲁王酒
制法:上(口父)咀,以酒4斗,渍之10日。功能主治:风眩心乱,耳聋,目暗泪出,鼻不闻香臭,口烂生疮,风齿瘰疬,喉下生疮,烦热,厥逆上气,胸胁肩肿痛,手不上头,不自带衣,腰脊不能俯仰,脚酸不仁,难以久立;八风十二痹,五缓六急,半身不遂,四肢偏枯,筋挛不可屈伸;方中甘草,《千金翼》作干姜。
-
石苇散
处方:芍药、白术、滑石、葵子、瞿麦,各三两;石苇(去毛)、木通,各二两;王不留行、当归(去芦)、甘草(炙),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并皆治之。摘录:《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去邪如扫汤
《惠直堂方》卷二:组成:王不留行5钱,泽泻3钱,白术3钱。主治:小便不通,膀胱气闭,面红耳赤,口渴烦躁。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通达如故。
-
王公汤
《洞天奥旨》卷十五:组成:王不留行1两,生甘草5钱,蒲公英1两,车前子3钱。主治:小肠痈。用法用量:水煎服。
-
行气活血汤
《古今名方》引关幼波方:组成:葛根9g,草河车9g,白芷9g,郁金9g,枳壳9g,生甘草9g,红花15g,泽兰15g,赤芍12g,白芍12g,五味子12g。纳少腹胀,加党参15g,白术9g,焦山楂、麦芽、神曲各12g;《跌打损伤方》:组成:青皮、羌活、归身、红花、苏木、生地、杜仲、木香、陈皮、丹皮、木通、川芎、甘草。
-
下乳天浆散
《外科正宗》卷三:方名:下乳天浆散别名:下乳天浆饮组成: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熟地1钱,茯苓1钱,天花粉1钱,甘草1钱,王不留行(炒)1钱,麦门冬1钱,漏芦1钱,穿山甲(炒)1钱,通草1钱。主治:乳母元气虚弱,乳汁微少,或生儿日久乳少。以热木梳梳其乳房,其汁如泉涌而来。
-
秘传通塞散
《松崖医径》卷下:方名:秘传通塞散组成:石韦(去毛)、滑石、瞿麦、萹蓄、冬葵子、木通、王不留行、地肤草各等分。主治:小便淋闭,茎中作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滚白汤调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通乳涌泉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方名:通乳涌泉散组成:王不留行3两,穿山甲5两,天花粉3两,炙甘草3两,全当归5两,漏芦2两。功效:通经下乳。主治:血气诸虚,经络失营,致乳汁不足,甚或缺乳。用法用量:每服2钱,猪蹄煎汤送服;或热黄酒冲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
通乳煎
《产科发蒙》卷四:方名:通乳煎组成:当归、王不留行、天花粉、甘草、柴胡、穿山甲、香附子。主治:产后乳汁少者。用法用量:上作6剂,水煎。凡欲服此药,先以赤小豆2合煮熟,食1盏讫,服药汁1碗,复每历1炊时,服药食小豆如前法,最后寻饮温酒少许。
-
通经活络汤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名:通经活络汤组成:瓜蒌4钱,橘络2钱,青皮2钱,丝瓜络4钱,生香附2钱,通草3钱,扁豆5钱,当归身1钱半。产后乳汁不行,乳房胀痛,胸胁饱满,面色青黯,精神抑郁,食量减少,有时两胁作痛,腹部胀痛,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腻,脉沉迟而涩。加减:恶露已净,少腹微胀者,加王不留行、漏芦各3钱;
-
猪胆散
《济众新编》卷七:方名:猪胆散组成:黄丹1钱,石雄黄1钱,乳香1钱,没药1钱,白芷1钱,王不留行1钱。主治:胎毒。用法用量:猪胆1部调涂。制备方法:上为末。
-
苓薏败酱汤
处方:土茯苓25克,薏苡仁20克,败酱草20克,王不留行10克,石苇15克,匾蓄10克,瞿麦15克,滑石15克。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解毒。主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田乃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