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外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xiǎo ér gān lì
infantile emacia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小兒疳痢爲經外奇穴名,出《太平聖惠方》[1]。《太平聖惠方》:“黃帝療小兒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般醫治不差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間三壯,炷如小麥大。”近代《經穴治療學》列作奇穴,名小兒疳瘦;《腧穴學概要》稱小兒疳痢[2]。
位於骶部正中線,第一、二骶椎棘突之間[2]。
位於尾骨尖端直上3寸處[2]。
主治小兒疳痢[2]。
主治小兒疳積羸瘦,消化不良,腹痛下痢,脫肛等[2]。
一般艾炷灸3~15壯;或溫灸5~10分鐘[2]。
沿皮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