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常規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āo dú cháng guī

2 註解

3 消毒技術常規

1、壓力蒸汽滅菌適用範圍:耐高溫、耐高溼的醫療器械和物品的滅菌。不能用於凡士林等油類和粉劑滅菌

2、壓力蒸汽滅菌器根據排放冷空氣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分爲下排氣壓力蒸汽滅菌器和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兩大類。

3、下排氣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時壓力需達到102.9千帕,溫度達121℃,維持20-30分鐘。且裝載量不得超過櫃室內容量的80%。

4、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時壓力需達到205.8千帕,溫度達132℃,維持4分鐘。裝載量不得超過櫃室內容量的90%,不得低於櫃室內容量的10%。

5、滅菌包的儲存有效期:棉布包裝材料和開啓式容器,溫度25℃以下10-14天,潮溼多雨季節應縮短天數

6、正常情況下,用於消毒紫外線強度不得低於70μW/㎝3紫外線消毒燈的使用壽命不低於1000小時,室內直接照射時間不少於30分鐘。

7、戊二醛常用滅菌濃度爲2%。常用浸泡法進行滅菌消毒滅菌時間爲10小時,消毒時間爲20-45分鐘。使用前需加入0.5%亞硝酸鈉防鏽。

8、液態碘伏含有效碘0.5-1.0%,即有效碘含量爲5000㎎/L-10000㎎/L。外科手消毒時用0.5%的碘伏原液擦拭3分鐘,手術部位及注射部位用0.5%的碘伏原液局部擦拭2遍,粘膜用0.05%的碘伏溶液擦拭2遍。碘伏用於浸泡,濃度爲0.025-0.05%,浸泡30分鐘。可用於沖洗,對陰道粘膜和傷口粘膜創面的消毒,可用濃度爲0.025-0.05%的碘伏溶液沖洗3-5分鐘。

9、腹部手術消毒常規

·清潔手術區域皮膚:肥皂擦洗皮膚注意清潔臍孔,油污和膠布痕跡可用汽油擦淨。

·手術區皮膚消毒:以碘酊酒精消毒爲例,2.5%碘酊塗擦,清潔手術由手術區向四周擦,待幹後用75%酒精脫碘。有菌手術或肛門手術由外向內。

·下腹部手術消毒範圍:上平胸骨劍突、下至大腿上1/3,兩側至腋中線。

10、經陰道手術消毒常規

·清潔陰部皮膚,一般不需要剃陰毛。

·陰道及陰部消毒

A、陰道沖洗要求:

第一把鉗,以10%肥皂漿紗球擦洗陰道粘膜,換肥皂紗球擦外陰,沖洗後放置窺陰器清水或0.025%碘伏溶液沖洗陰道

第二把鉗,紗球拭乾陰道,取出窺陰器沖洗外陰,擦乾外陰。沖洗後陰道及宮頸應無殘存粘液。

B、會陰陰道消毒

取浸透0.5%碘伏溶液棉(紗)球,消毒外陰2遍,範圍及順序爲由內向外,由上向下,上自恥骨聯合,下至臀部與手術牀緊貼處,兩側爲大腿內側上1/3,順序依次爲陰脣-陰阜-大腿內1/3-會陰-肛門。再用另一把鉗取0.05%碘伏溶液棉(紗)球消毒陰道2遍。

臀下方墊一塊無菌布,下肢套腳套,鋪有孔手術巾後,用窺器暴露陰道,再用0.05%碘伏紗球消毒陰道2遍,宮頸管用0.5%碘伏(或2.5%的碘酊、75%酒精消毒

4 日常消毒

1.尿、糞便  傳染病科(院)應建立下水道污水特殊衛生處理系統,可直接從廁所沖走。如無污水處理系統,應用漂白粉混合靜放2h後倒入公用排放系統

2.痰和膿液  加倍量0.1%-0.2%過氧乙酸或10%-20%含氯石灰清液攪勻1h。

3.生活污水  每10L加20%漂白粉清液15-25ml或每噸污水加液氯30-40g,攪勻2h。

4.便盆、尿壺  可用3%漂白粉清液浸泡1h,用水衝淨擦乾備用。

5.浴盆  儘量用淋浴,浴盆用3%漂白粉清液擦拭,再用清水衝淨。

6.痰杯、食具及茶具  洗淨後煮沸30min,或高壓蒸氣滅菌

7.剩食  煮沸30min後可作動物飼料。

8.垃圾  焚化,或用3%漂白粉清液澆溼攪勻後棄去。

9.被服類  煮沸15-30min或高壓蒸氣消毒15-20min。或用甲醛燻6h或環氧乙烷消毒8h。

10.毛毯、棉胎、牀墊等  福馬林燻6h或烈日下曬>6h。

11.書報、錢幣等  福馬林燻6h或環氧乙烷880-1500mg/L 燻2h。

12.牆壁、地面、傢俱等  0.5%漂白粉清液或0.5%過氧乙酸擦拭。

13.體溫計  1%過氧乙酸浸泡30min。

14.注射器  應用1次性注射器,使用後套上針帽,裝入防刺、防水容器內,經消毒或無害化處理後銷燬或焚燒。

15.壓舌板、藥杯  0.5%過氧乙酸浸泡30min後洗淨,再高壓蒸氣消毒

16.聽診器血壓計熱水袋等  福馬林燻6h或用0.5%過氧乙酸擦拭消毒

17.橡膠直腸管、胃管、導尿管、手套等0.5%過氧乙酸浸泡2h,清洗後高壓蒸氣滅菌

5 預防性消毒

1.診療室、治療室、內走廊、呼吸道病區(室)、污染更衣室、消毒間,空氣消毒,1/d。

2.病室病室衛生間、工作區物體表面、地面等,視傳播途徑傳染性及污染程度,酌情定期消毒

3.備用的氧氣管道等每月消毒1次,使用中的氧氣管道、溼化消毒,1/d。

6 病區衛生及隔離消毒

1.參見一般診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一般病區衛生工作常規傳染病隔離消毒常規

2.眼用滴瓶與器械敷料的消毒

(1)滴瓶每週用水洗淨,高壓蒸氣、乾熱或煮沸滅菌後,再裝眼藥少許。通常應使用一次性眼液。

(2)用過的玻璃棒應先用棉球或紙擦淨,再用肥皂水及清水洗淨,外包紗布或放在盆內,高壓蒸氣滅菌

(3)彎盤、棉球罐、敷料鑷每週高壓滅菌1次,洗眼壺每週煮沸滅菌1次,受水器浸泡於2%甲酚皁溶液中,每週更換消毒液。

(4)拆線剪及鑷子等手術器械用前泡在75%乙醇或器械溶液內30min。消毒液每1-2周更換1次。

(5)棉球、棉籤、眼墊、紗布、治療巾、洞巾等高壓蒸氣滅菌後備用。

6.1 工作人員注意事項

(1)凡檢查、治療或護理患者後,均應用消毒洗手

(2)取無菌玻璃棒、棉籤、棉球、眼墊等須用消毒鑷。

(3)滴眼藥時應按常規方法,避免滴管接觸患者睫毛。將滴管放入滴瓶內時應注意勿觸及瓶口,以免污染;一旦污染,即不可再放入滴瓶內,應待滅菌後再用。

(4)治療室或治療車上洗手用的消毒液應每日更換一次。檢查室用的消毒液酌情更換每1-2日一次。

7 終末消毒

患者出院、轉出或死亡後進行。

1.患者出院時應先淋浴,換上已消毒清洗的衣服,隨身物件須經消毒處理後再攜出。

2.室內一切用物均須徹底消毒,嚴密隔離病室及搶救室須密封後用福馬林或過氧乙酸燻蒸消毒。呼吸道隔離病房可用紫外線消毒

3.屍體用0.5%過氧乙酸擦拭全身,按一般屍體料理常規處理後,以大單包裹後送停屍房。

4.患者的廢棄物,應裝袋、標記後送出焚燬。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