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因學診斷的最大障礙在於口腔和上呼吸道常住菌羣對標本的污染。以咳出的痰標本作病因學檢查時,由於難免受上呼吸道常住菌羣的污染,故對檢出病因學意義的判斷帶來極大的困難。經FOB防污染採樣,是通過常規FOB,使用防污染功能的特殊器具來採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同時進行較精細的實驗室處理,以提高病因學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5 準備
1.術前應向病人適當解釋該技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病人配合。
2.應常規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流、凝血時間、心電圖、胸片等。
3.保護性標本刷 1979年Wimberley在體外比較了單套管或雙套管毛刷、套管末端加保護塞或不加保護塞以及加不同材料保護塞所組成的7種採樣方法,證明加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保護塞封閉遠端管口的大套管採樣毛刷防污染效果最好。聚乙二醇爲一種無毒的蠟樣物質,遇熱融化,冷卻後凝固。進入下呼吸道後很快溶解,可隨痰咳出。在模擬上呼吸道污染的體外試驗中,雙套管加聚乙二醇保護塞的方法13次均未檢出污染菌,而其他方法的污染率爲38%~100%。該保護性標本刷(pmtected specimen brush,PSB)構成如圖1A、B。由於PSB採用雙套管加塞保護,造價較高,且因管徑較大,僅適用於吸引孔直徑爲2.6mm的FOB。故有人設計了在單套管毛刷(Olympus BC-5C型)末端加塞,同時在FOB遠端吸引孔再加一保護塞的雙塞保護措施,經體外實驗及臨牀應用均收到良好的防污染效果,適用於常規應用所有型號的FOB,圖1C。
4.按FOB檢查常規麻醉前給藥
6 方法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後,將FOB插至病變肺段的支氣管口處,將PSB伸至遠端採樣。必須注意,採樣前切勿進行吸引操作,以免增加吸引管道的污染,亦不能從活檢孔追加麻藥,以防將進入活檢孔和附着於FOB末端的污染菌帶至下呼吸道採樣區域,增加污染的機會。PSB伸出FOB末端1cm~2cm後再推出內套管,頂掉PSB末端的保護塞,儘量將保護塞丟棄到採樣區域之外。內套管再伸出2cm,然後推出毛刷採集標本。採樣後將毛刷縮回到內套管中,內套管再回縮到外套管中,然後一併從FOB中拔出。
PSB從FOB中拔出後,以75%酒精擦拭消毒套管末端,然後用無菌剪刀先將毛刷以前部分套管剪掉,伸出毛刷後,再將毛刷剪斷,落入含1ml無菌生理鹽水的小瓶中,蓋緊瓶蓋,以振盪器振盪,使標本脫離毛刷,均勻分佈於生理鹽水中,並立即送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