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本信息
《晚期血吸蟲病腹水型臨牀路徑(2013年版)》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於2013年12月2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實施有關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3〕547號)印發。
3 發佈通知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實施小兒內科等專業12個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13〕54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爲規範診療行爲,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我委委託中華醫學會組織制訂了小兒內科、新生兒科、腫瘤科10個病種的臨牀路徑(縣醫院版)和晚期血吸蟲病(腹水型、巨脾型)的臨牀路徑。上述臨牀路徑已在中華醫學會網站(網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上發佈。請各省級衛生計生(衛生)行政部門登陸網站下載,指導各醫院結合實際制訂具體的臨牀路徑、細化分支路徑並組織實施。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聯繫人:王勳、張萌
電 話:010-68792206、68792200
中華醫學會科技評審部聯繫人:王瑩瑩
電 話:010-85158560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2013年12月27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4.1 一、晚期血吸蟲病腹水型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晚期血吸蟲病(輕-中度腹水)者(ICD-10:B65.206)。
內科藥物治療者。
4.1.2 (二)診斷依據。
1.符合晚期血吸蟲病的診斷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261-2006 血吸蟲病診斷標準。
(1)長期或反覆的疫水接觸史,或有明確的血吸蟲病治療史。
(2)臨牀有門靜脈高壓症狀、體徵,或有侏儒、結腸肉芽腫表現。
(5)診斷標準:疑似病例,具備(1)和(2)。確診病例,(1)、(2)和(3)。臨牀診斷,(1)、(2)和(4)。
4.腹腔穿抽出腹水並送檢。
4.1.3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及依據。
根據《臨牀血吸蟲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臨牀診療指南-消化系統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實用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消化系統疾病治療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晚期血吸蟲病人外科治療救助項目管理辦法》和《晚期血吸蟲病人外科治療救助項目技術方案》(衛辦疾控發〔2005〕29 號)。
4.病原治療:晚期血吸蟲病腹水患者,吡喹酮列爲禁忌,只有在腹水完全消失達半年以上且病情穩定才考慮用吡喹酮殺蟲。
4.1.4 (四)標準住院日爲10-15天。
4.1.5 (五)進入路徑標準。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間不需作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臨牀路徑管理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管理。
4.1.6 (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
1.入院後必須完成的檢查:
(4)腫瘤標誌物:AFP、CEA;
(5)心電圖、胸部正側位片、腹部超聲(包括腹部重要臟器、門靜脈、肝靜脈及下腔靜脈)。
2.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可選擇:
(1)腹水檢查(腹水常規及生化、細胞學檢查、細菌培養+藥敏);
(2)胃鏡、腹部CT、CTA或MRI。HBV-DNA。
4.1.7 (七)治療藥物。
4.1.8 (八)出院標準。
1.腹脹消失;
2.腹圍縮小、體重減輕;
4.無嚴重電解質紊亂。
4.1.9 (九)變異及原因分析。
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和合並症,導致住院時間延長,住院費用增加等,按相應路徑或指南進行救治,退出本路徑。如療效不佳,系頑固性腹水,可轉入其他路徑,如腹水回輸或TIPS等。
4.2 二、晚期血吸蟲病腹水型臨牀路徑表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晚期血吸蟲病(輕-中度腹水)(符合ICD-10:B65.229)
內科藥物治療。
腹腔穿刺術(ICD9-CM-3:54.911)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
時間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天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完成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完成入院病歷及首次病程記錄 □ 擬定檢查項目及制定初步治療計劃 | □ 上級醫師查房 □ 明確下一步診療計劃 □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 腹腔穿刺術 □ 完成穿刺記錄 | □ 上級醫師查房 □ 完成三級醫師查房記錄 □ 評價治療療效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消化內科護理常規 □Ⅰ-Ⅱ級護理 □ 低鹽軟食 □記24小時尿量 □ 測體重+腹圍Qd 臨時醫囑: 大便常規+隱血 □ AFP、CEA、 □ 24小時尿鈉排出量 測定、尿鈉/鉀比值測定 | 長期醫囑: □ 消化內科護理常規 □一級護理 □ 低鹽軟食 □ 記24小時尿量 □ 測體重+腹圍Qd □ 呋塞米20mgQd □ 螺內酯40mgQd 臨時醫囑: □ 腹腔穿刺術 □ 胃鏡、腹部CT或MRI □ 護肝治療 □ 白蛋白靜滴 | 長期醫囑: □ 消化內科護理常規 □一級護理 □ 低鹽軟食 □記24小時尿量 □ 測體重+腹圍Qd □呋塞米20mgQd □螺內酯40mgQd 臨時醫囑: |
時間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天 |
主要護理工作 | □ 入院宣教 □健康宣教:疾病相關知識 □完成護理記錄 | □ 基本生活和心理護理 □ 腹腔穿刺術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神志變化、生命體徵、穿刺點滲血及滲液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向醫師彙報並記錄 □正確執行醫囑 □認真完成交接班 | □ 基本生活和心理護理 □ 正確執行醫囑 □ 認真完成交接班 |
病情變異記錄 | □無□有,原因: 1. 2. | □無□有,原因: 1. 2. | □無□有,原因: 1. 2. |
護士簽名 | |||
醫師簽名 |
時間 | 住院第4-6天 | 住院第7-9天 | 住院第10-15天 |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上級醫師查房 □完成病歷記錄 □評價治療療效,調整治療藥物(無浮腫者每天體重減輕300-500g,有下肢浮腫者每天體重減輕800-1000g,無須調整藥物劑量) | □上級醫師查房 □完成病歷記錄 |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出院記錄、出院證明書和病歷首頁的填寫 □通知出院 □若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記錄中說明原因和繼續治療的方案 |
時間 | 住院第4-6天 | 住院第7-9天 | 住院第10-15天 |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消化內科護理常規 □一級護理 □ 低鹽軟食 □ 記24小時尿量 □ 測體重+腹圍Qd □利尿劑 臨時醫囑: □ 根據病情需下達 | 長期醫囑: □消化內科護理常規 □一級護理 □ 低鹽軟食 □ 記24小時尿量 □ 測體重+腹圍Qd □利尿劑 臨時醫囑: □ 護肝 □ 白蛋白靜滴 □ 糾正電解質紊亂 | 出院醫囑: □今日出院 □低鹽軟食 □出院帶藥 □ 門診隨診 | |
主要護理工作 | □ 基本生活和心理護理 □ 正確執行醫囑 □ 認真完成交接班 | □ 基本生活和心理護理 □ 正確執行醫囑 □ 認真完成交接班 | □ 幫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交費等事宜 □ 出院指導 | |
病情變異記錄 | □無□有,原因: 1. 2. | □無□有,原因: 1. 2. | □無□有,原因: 1. 2. | |
護士簽名 | ||||
醫師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