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丙

中醫學家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áng bǐng

2 註解

王丙爲清代醫家,字樸莊,吳縣(今屬江蘇)人[1]。字繩林(一作繩孫),號樸莊。系徐州府學教授王瓚之曾孫。名醫陸懋修之外曾祖父[1]。自幼聰穎,攻讀醫學甚力,尤擅長於傷寒之學。嘗著《考正古方權量說》,旁徵博引,辨析古方書之劑量甚詳[1]。其醫論收於《吳醫匯講[1]精傷寒,今存《校正王樸莊傷寒論注》12卷(陸懋修校),另有《傷寒論附餘》等多種[1]

著作甚豐,有《傷寒論注》,系其外曾孫陸懋修所校正,另有《脈訣方論證》、《考正古今權量說》等,於古代藥用度量衡制考訂頗詳。尚著有《傷寒序例新注》、《讀傷寒論心法》等,未見傳世。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0.

古籍中的王丙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