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毛蒿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ù máo hāo

2 全國中草藥彙編》:兔毛蒿

2.1 拼音名

Tù Máo Hāo

2.2 別名

線葉菊、西伯利亞艾菊、兔子毛疔毒花、驚草、荊草

2.3 來源

菊科兔毛蒿Filifolium sibiricum (L.)Kitam.,以全草入藥。

2.4 生境分佈

黑龍江、內蒙古、山西、河北。

2.5 化學成份

全草揮發油0.3%,黃酮類三萜皁甙,酸性成分,糖及多糖類。

2.6 藥理作用

抑菌試驗:1.揮發油水飽和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福氏痢疾桿菌、鮑氏痢疾桿菌都有抑制作用,藥液低濃度對前三種菌仍有抑菌作用。2.

2.7 性味

苦,寒。

2.8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抗菌消炎,安神鎮驚,調經止血。主治傳染病高熱,內服對心跳、失眠神經衰弱效果顯着,對月經過多月經不調也有一定療效。外用治腫癰,臁瘡(下肢慢性潰瘍)、中耳炎及其它外科化膿性感染疾病。

2.9 用法用量

5錢,水煎服。外用以全草成膏劑外敷。

2.10 注意

副作用主要是初敷疼痛,故以與止痛劑合用爲宜。

2.11 備註

兔毛蒿膏製法:全草洗淨切碎水煎,合併三遍煎煮過濾,濃縮成膏狀即得。避光密閉保存

2.1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到中藥兔毛蒿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