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旋頂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ián luó xuán dǐng

2 註解

田螺旋頂爲病名[1]。出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春水揚波一症,黑睛斜斜高聳而起,若治不及時,“……則漸高失,至極並水不見,神膏如死,俗謂之田螺旋頂[1]。春水揚波爲病名[2]。多因火邪上蒸,膽火內逼所致[2]。證初起,“視(眼)內外都無別恙,一二日風輪坎廓(指水輪),或左或右,在上在下,斜斜高聳而起,故日春水揚波。……若木旺生火,多從上脹,而有虯脈,及火盛生風,必赤痛淚下,頭腦如破。”(《目經大成》)[2]。治宜清熱瀉火,可用龍膽瀉肝湯羚羊角飲子加減[2]。類今之炎性角膜突出[2]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6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6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