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瀝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èn lì sǎn

2 《千金》卷十九

2.1 方名

腎瀝散

2.2 組成

羊腎1具(陰乾),茯苓1兩半,五味子1兩,甘草1兩,桂心1兩,巴戟天1兩,石龍芮1兩,牛膝1兩,山茱萸1兩,防風1兩,乾薑1兩,細辛1兩,人蔘5分,石斛5分,丹蔘5分,蓯蓉5分,鍾乳粉5分,附子5分,菟絲子5分,乾地黃2兩。

2.3 主治

虛勞百病。

2.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稍加至2匕,平旦清酒送下,每日2次。

2.5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令鍾乳粉和攪,更篩令勻。

2.6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湯之與散,主治雖有新久之分,其羊腎五味、參、苓、甘草防風、桂心、蓯蓉、巴戟地黃牛膝丹蔘細辛等味大都與湯相類,惟石龍芮、鍾乳、附子之毒烈則散峻於湯,非患久痼疾正氣虛憊不輕用此猛劑也。

3 《千金翼》卷十五

3.1 方名

腎瀝散

3.2 組成

防風5分,黃芩5分,山茱萸5分,白蘞5分,厚朴(炙)5分,芍藥5分,薯蕷5分,麥門冬去心)5分,天雄(炮,去皮)5分,甘草(炙)5分,獨活1兩,菊花1兩,秦艽1兩,細辛1兩,白朮1兩,枳實(炙)1兩,柏子仁1兩,當歸7分,芎7分,菟絲子7分,蓯蓉7分,桂心7分,石斛2兩,乾薑2兩,人蔘2兩,鍾乳(研)1兩,蜀椒(汗,去目及閉口者)1兩,附子(炮,去皮)1兩,白石英1兩,烏頭3分(炮,去皮),羊腎1具,黃耆2兩半。

3.3 主治

五勞,男子百病。

3.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每日2次;加至2匕,每日3次。

3.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