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三七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ēng sān qī sǎ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別名/通用名

田七

2.2 拼音名

Shengsanqi San

2.3 標準編號

WS3-B-3804-98

本品爲三七經粉碎加工製成的散劑

2.4 製法

三七(剪口)7份與三七(筋條)3份,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灰黃色的粉末;味苦、微甜。

2.6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澱粉粒甚多,單粒圓形、半圓形或圓多角形,直徑4~30μm;復粒由2~10餘分粒組成;樹脂道碎片含黃色分泌物;梯紋、網紋及螺紋導管直徑15~55μm;草酸簇晶少見,直徑50~80μm。

(2)取本品0. 5g,加甲醇10ml,密塞,振搖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1ml,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人蔘皁甙Rb<[1]>、Rg<[1]>及三七皁甙R<[1]>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 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7:3:0.5)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7 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B)。

2.8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Ⅹ A)測定,用70%乙醇溶劑,不得少於20.0%。

2.9 功能與主治

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2.10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 3g,一日3次;外用適量敷患處。

2.11 注意

孕婦慎用。

2.12 規格

(1) 5g

(2) 10g

2.13 貯藏

密閉,防潮。

雲南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3 生三七散介紹

3.1 藥品類型

中藥

3.2 藥品名稱

生三七散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小面積外傷出血,跌撲腫痛

3.9 規格

5克

3.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3克,一日3次;外用適量敷患處。

3.11 禁忌

孕婦禁用。肝腎功能異常者禁服

3.12 不良反應

3.13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2.外用時切勿接觸眼睛,皮膚破潰處禁用。

3.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應用。

4.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用藥後皮膚過敏者應停止使用,症狀嚴重者應去醫院就診。

6.用藥3天症狀無緩解,或出現局部紅腫、疼痛活動受限等不適症狀時應去醫院就診。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5 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