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滲溼 健脾益氣 中醫學 中藥學
shān jì
山薊爲中藥名,出自《爾雅》。爲《本草經集註》記載的白朮之別名[1]。
於術、冬術、山薊、山精[2]
菊科植物白朮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莖。主產浙江、安徽[2]。
甘、苦,溫。入脾、胃經[2]。
健脾,益氣,燥溼,消痰,利水,止汗。治脾胃虛弱,食少倦怠,消化不良,虛脹,泄瀉,痰飲眩暈,水腫,黃疸,溼痹,小便不利,自汗,胎動不安[2]。
煎服:4.5~9g[2]。
本品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爲蒼朮醇、蒼朮酮等[2]。
揮發油中的檜腦(Juniper Camphor)有祛痰作用,白朮煎劑對動物有強壯、保肝、抗凝血作用;對白細胞降低有某些升高作用,揮發油有抗癌活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