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滲溼 解毒 中醫學 中藥中毒 中藥學
shān huáng lián
山黃連爲中藥名,出自《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爲《救荒本草》記載的白屈菜之別名[1]。
土黃連、山黃連、斷腸草、雄黃草[2]
罌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的全草。分佈東北、華北及河南、山東、江蘇、江西、四川、新疆、陝西等地[2]。
苦,寒,有毒[2]。
鎮痛,止咳,利尿,解毒[2]。
1.治胃痛,腹痛,瀉痢,慢性氣管炎,百日咳,黃疸,肝硬化腹水。煎服:1.5~6g[2]。
2.外治水田皮炎,疥癬,癤腫,毒蟲咬傷,青年扁平疣。搗汁局部塗擦[2]。
本品含白屈菜鹼、原阿片鹼、小檗鹼、黃連鹼等生物鹼。還含芸香苷、槲皮苷、強心苷和多量維生素C等[2]。
流浸膏對小鼠有輕度祛痰作用,煎劑有平喘作用。白屈菜鹼能輕度鎮痛,鬆弛平滑肌的作用與罌粟鹼相似而稍弱,對小鼠實驗性腫瘤有抑制作用。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絮狀表皮癬菌有抑制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