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腹水
病因病机根据历代医家论述和现代认识,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感染黄疸,积聚失治及感染血吸虫等。2.湿热蕴结此证为水湿内蓄而热化。分型治疗(1)气滞湿阻治法:疏肝理气,燥湿健脾。(4)腹水汤组成:益母草60克,茅根3O克,苍术30克,白术30克,牛膝30克,防己45克,山药15克,陈葫芦30克。
-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2019年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营养摄入状况改善或营养状态稳定(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胸腔积液等)转入相应路径。
-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12月1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消化系统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印发。2.利尿剂:呋塞米单用或联合应用安体舒通。:1.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等)转入相应路径。
-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HBV、HCV;3.抗病毒药物。2.腹围减小。
-
乙癸丸
《吴少怀医案》:方名:乙癸丸组成:巴戟天、山萸肉、炒山药、茯苓、丹皮、沙参、麦冬、砂仁、黄柏、菟丝子、泽泻、炙甘草各适量。证属脾肾两虚,肝失所养,气结血瘀,升降失调,乃致痞积,正气已伤。治宜健脾补肾,调气和肝,佐以软坚。共服丸药三料,面色转红润,诸症消失,复查肝脾,胁下可触及,恢复轻工作。
-
火殃簕
《中医大辞典》·火殃簕:火殃簕为中药名,出自《广州植物志》,即《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火秧簕的别名。别名:火殃簕、霸王鞭、羊不挨。功能主治:消肿,杀虫,祛湿,通便。2.治急性胃肠炎。6g,同米炒焦用。使用注意:内服过量会引起下利,液汁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发泡,入眼可致失明。用于肝硬化腹水,皮癣。
-
黄鹌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鹌菜:拼音名:Hu nɡānC i别名:毛连连、野芥菜[福建]、黄花枝香草、野青菜来源:菊科黄鹌菜属植物黄鹌菜Youngiajaponica(L.基生叶丛生,倒披针形,琴状或羽状半裂,长8-14cm,宽1-3cm,顶裂片较侧裂片稍大,侧裂片向下渐小,有深波状齿,无毛或被细软毛,叶柄具翅或有不明显的翅;利尿消肿。
-
回回蒜
《中医大辞典》·回回蒜:回回蒜为中药名,出自《救荒本草》。化学成分:全草含白头翁素及原白头翁素。3出复叶,基生叶与下部叶具长柄;民间用以外包寸口,治疟疾,塞鼻去眼翳,包耳下治牙痛,外搽治牛皮癣。附方:①治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水杨梅三钱,苦马菜一钱,蒸水豆腐服食;无黄疸型取肝区、中脘、足三里;
-
楤木根
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SǒnɡM Gēn别名:楤根(《本草拾遗》),刺老包根(《草木便方》),山通花根(《四川中药志》),箭当树根(《江西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浊,血崩,跌打损伤,瘰疬,痈肿。附方:①治关节风气痛:楤木根白皮五钱。
-
补肾养血汤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补肾养血汤:处方:仙灵脾、仙茅、紫河车、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白芍、党参、香附。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肝硬化腹水证治》:组成:盐枸杞9g,制巴戟9g,制续断9g,当归9g,酒白芍9g,炒枳壳9g,泽泻9g,木瓜9g,萆薢9g,川厚朴6g,汉防己12g,云茯芩12g,北黄耆15g,竹茹30g。
-
菥蓂
《全国中草药汇编》:菥蓂:拼音名:XīM nɡ别名:败酱草、遏蓝菜来源:十字花科菥蓂属植物菥蓂ThlaspiarvenseL.,以全草及种子入药。用于阑尾炎,肺脓疡,痈疖肿毒,丹毒,子宫内膜炎,白带,肾炎,肝硬化腹水,小儿消化不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急性结膜炎,胃痛,肝炎。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十两叶
概述:十两叶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鼠李科苞叶木属植物苞叶木(拉丁名:Chaydaiarubrinervis(LévL)C.Y.WuexY.L.Chen[C.crenulataHand-Mazz.])的全株。幼枝被短柔毛,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无毛,叶互生;祛风止痛。(《广西本草选编》)十两叶治骨折,跌打损伤方:沙达木叶,加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
水红花子
炒水红花子:取净水红花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迅速拌炒至爆花,取出晾凉。如治腹部痞块胀痛,可与八月札、玫瑰花、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合用,或者用本品煎膏摊贴痞块,并用酒调膏内服(《保寿堂经验方》)。水红花子具有散瘀消癥、消积止痛、健脾利湿、化痰清热的功能。理论板数按花旗松素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
炒水红花子
用于癥瘕痞块、瘿瘤。炒水红花子的炮制方法:取净水红花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迅速拌炒至爆花,取出晾凉。水红花子具有散瘀消癥、消积止痛、健脾利湿、化痰清热的功能。如治腹部痞块胀痛,可与八月札、玫瑰花、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合用,或者用本品煎膏摊贴痞块,并用酒调膏内服(《保寿堂经验方》)。
-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大肠息肉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12月1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消化系统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印发。:1.术前完成肠道准备及签署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4.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结肠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
-
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12月1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消化系统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08号)印发。2.药物治疗: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促动力药、粘膜保护剂;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
舌下望诊法
舌下望诊法是通过对舌下络脉的数目、色泽和形态分布的观察,借以辅助诊病辨证的方法。近年来,通过对肺源性心脏病、肿瘤、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观察,发现其舌下静脉曲张或兼有青紫、紫黑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4%、49.7%和63.35%,而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异常率达100%。
-
脑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脑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血脂,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
脑梗死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脑梗死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1.整体治疗:(1)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5)降低颅内压。8.防治应激性溃疡: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
九步香
概述:九步香为中药名,出自《浙南本草新编》,即《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隔山香之别名。别名:隔山香、柠檬香碱草、鸡爪参、九步香。性味:苦、辛,平。功能:疏风清热,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治:治风热感冒,支气管炎,腮腺炎,胃痛,腹痛,心绞痛,风湿骨痛,痢疾,疟疾,肝硬化腹水,经闭,跌打损伤。
-
火秧簕
概述:火秧簕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别名:火殃簕、霸王鞭、羊不挨。来源及产地:大戟科植物金刚纂EuphorbiaantiquorumL.的茎叶或液汁。功能主治:消肿,杀虫,祛湿,通便。使用注意:内服过量会引起下利,液汁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发泡,入眼可致失明。乳汁含大戟醇、大戟脑、环木菠萝烯醇、β-香树脂醇。
-
水白菜
桔梗科植物山梗菜的根或全草·水白菜:水白菜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为《救荒本草》记载的山梗菜之别名。性味:辛,平,有小毒。功能主治:宣肺化痰,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水鳖科植物水车前的全草·水白菜:水白菜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本草纲目》记载的龙舌草之别名。②治痈疽肿毒,汤火伤。
-
并头草
别名:金挖耳、并头草、四方草、牙刷草。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抗癌。1.治痈疽,疔肿,毒蛇咬伤。2.治肺脓疡,阑尾炎,吐血,衄血,血痢,血淋,肾炎水肿,肝炎,肝硬化腹水。化学成分:本品含高山黄芩素、高山黄芩苷、红花素、异红花素、半枝莲素(Scuterulin)等。
-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临床路径(2017年版)
基本信息:《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临床路径(2017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3.尿钠增高,并不受水负荷的影响。7.排除其他可引起低钠血症疾病:肝硬化腹水、慢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伴低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
先补后攻
先补后攻指先补虚后攻邪的治法。用于需攻下而体虚不堪攻的病证。如肝硬化腹水,需逐水而体虚者,可先用补益法培补正气,后用逐水法泻水。
-
青筋
由瘀血、虫积或痧证等引起。《张氏医通·鼓胀》:“畜血成胀,腹上青紫筋见,或手足有红缕赤痕,小水不利,大便黑,《金匮》下瘀血汤…”《症因脉治》卷四:“肚大青筋,此虫积腹痛之症也。”治用秘方万应丸等。多见于肝硬化腹水。②推拿穴位名。又名阳筋,位于腕部掌侧横纹正对食指处。治外热内寒者,目赤涩,多泪等。
-
ADH分泌过多综合征
2.尿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病因学: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肿瘤组织合成并自主性释放ADH所致,约占本征80%,主要为肺燕麦细胞癌、胰腺癌、十二指肠癌和淋巴瘤等。并发症:本征需与肾小管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慢性心衰、肝硬化腹水、高渗利尿剂的应用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所致的水潴留和/或低血钠相鉴别。
-
冬瓜粥
处方:新鲜连皮冬瓜80-100g(或冬瓜子干的10-15g,新鲜的30g),粳米适量。功能主治:利小便,消水肿,消热毒,止烦渴。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包括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浮肿,肥胖症,暑热烦闷,口干作渴,肺热咳嗽,痰喘。用法用量:先将冬瓜洗净,切成小块,同粳米适量一并煮为稀粥,随意服食。
-
商陆粥
处方:商陆5克粳米50~功能主治:通利大小便,利水消肿。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摘录:《肘后备急方》方出《外台》卷二十引《近效》,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八:方名:商陆粥组成:商陆根(去皮取白色,不用赤色,切如小豆)1大盏。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取1升以上,即取粟米1大盏煮成粥,仍空腹服。
-
闭鞘姜
拼音名:B Qi oJiānɡ别名:樟柳头、广东商陆、白石笋、山冬笋、水蕉花、象甘蔗来源:姜科闭鞘姜属植物闭鞘姜Costusspeciosus(Koenig)Smith,以根状茎入药。性味:辛、酸,微寒。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止痒。用于百日咳,肾炎水肿,尿路感染,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大狼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狼毒:拼音名:D L nɡD 别名: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隔山堆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大狼毒EuphorbianematocyphaHand.-Mazz.,以根入药。毒性:本品大毒。单叶互生,近无柄;3回三出分枝,分枝处通常有3片叶状卵圆形苞片,最终分枝顶端有小苞片2片,顶端着生一杯状聚伞花序。主产云南。
-
苦马豆
拼音名:KǔMǎD u别名:羊尿泡、马皮泡、红苦豆子、羊卵泡、尿泡草、羊卵蛋、铃当草来源:豆科苦马豆属植物苦马豆SwainsoniasalsulaTaubert,以全草、根及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果并挖取带根全草,切段晒干。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利尿,消肿。用于肾炎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管神经性水肿。
-
李子
Plum(Prunus,spp.)李子是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2.清肝利水:新鲜李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谷酰胺、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生食之对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大有种益;主治阴虚内热,骨蒸痨热,消渴引饮,肝胆湿热,腹水,小便不利等病症。①《别录》:"味苦。"②孟诜:"去骨节间劳热。治肝病腹水,骨蒸劳热,消渴引饮等证。
-
鲮鱼
体长约30厘米。眼侧位,眼间距宽。9个鳞片的基部具黑色斑块。生境分布分布于珠江流域及海南岛。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注意《本草求原》:"阴虚喘嗽忌之。适宜膀胱热结,小便不利,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之人食用;有益气血,健筋骨,通小便之功效;治小便不利、热淋、膀胱结热、脾胃虚弱。
-
罗甸沟瓣
拼音名:LuóDiànGōuB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罗甸沟瓣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petalumfeddei(Levl.)Hou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雄蕊插生花盘的凸起宽边上,花丝细长,花药熟时近顶端平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800m的山坡林内。性味:辛;利水消肿。注意:孕妇禁服。
-
球序鹅掌柴
拼音名:QiúXùéZhǎnɡChái英文名:rootfoGlomeruleSchefflera别名:七加皮、五加皮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球序鹅掌柴的根或树皮。侧脉通常8对,和稠密的网脉两面微隆起。苞片被毛,常早落,小苞片早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谷地或山坡常绿阔叶林中。性味:味微苦;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
-
山乌桕
拼音名:ShānWūJi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来源: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以根皮、树皮及叶入药。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散瘀消肿。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
蟋蟀
非洲蟋蟀(Gryllotalpaafricana)中含精氨酸(arginine),胱氨酸(cystine),组氨酸(histidine),赖氨酸(lysine),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glutamicacid)等,且含量较高,而亮氨酸(leucine)仅含微量。性味:味辛;小儿遗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只;(《医方集听》)②治跌扑伤小肚,尿闭不出:蟋蟀一枚。
-
小白花苏
《*辞典》:小白花苏: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XiǎoB iHuāSū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大独脚金的全草。切碎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簇生或单生,高20~叶疏少,生于下部的对生或近互生,生于上部的互生,叶片线形,长1~种子多数。生境分布:常寄生于其它植物的根上。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渗湿,利尿。
-
小一口血
拼音名:XiǎoYìKǒuXuè别名:石上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石上海棠的全草。根茎横生,褐红色,有节。花单性,雌雄同株;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石壁阴湿处。性味:味酸;微涩,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外伤出血;急性肾炎;肝硬化腹水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5-30g;
-
牙刷草
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牙刷草:牙刷草为中药名,出自《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江苏省植物药材志》记载的半枝莲之别名。1.治痈疽,疔肿,毒蛇咬伤。2.治肺脓疡,阑尾炎,吐血,衄血,血痢,血淋,肾炎水肿,肝炎,肝硬化腹水。化学成分:本品含高山黄芩素、高山黄芩苷、红花素、异红花素、半枝莲素(Scuterulin)等。
-
梓树
拼音名:ZǐSh 别名:臭梧桐、黄金树、豇豆树、水桐、梓实、梓白皮来源:紫葳科梓属植物梓树CatalpaovataG.Don,以果实、树白皮和根白皮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阴干或晒干;功能主治:果实:利尿,消肿。用于浮肿,慢性肾炎,膀胱炎,肝硬化腹水。皮:利湿热,杀虫。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小儿头疮。
-
紫薇
拼音名:ZǐWēi别名:搔痒树、紫荆皮[四川]、紫金标[江西]来源: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剥落的树皮,晒干;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各种出血,骨折,乳腺炎,湿疹,肝炎,肝硬化腹水。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芜蒌粥
《遵生八笺》卷十一:方名:芜蒌粥组成:赤豆、米。功效:利小便,通乳汁。主治:水肿病,包括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脚气浮肿,小便不利,以及产妇乳汁不通。用法用量:用砂罐先煮赤豆烂熟,候煮米粥少沸,倾赤豆同粥再煮。用药禁忌:作为一种辅助食疗方法,必须坚持长服多服,方能巩固疗效。
-
原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源,致病菌通过血运,淋巴管,肠壁或女性生殖道等途径侵入腹腔而引起的腹膜炎。本病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急性腹痛开始部位不明确,很快波及全腹,诊断本病的关键是排除继发性腹膜炎。临床表现1.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在肾病,猩红热,肝硬化腹水及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
-
泻水丸
《古今名方》引《肝硬变腹水证治》:方名:泻水丸组成:生甘遂15g,巴豆15g,红大戟15g,净芫花15g,上沉香3g,红枣90g(煮透,去皮核)。功效:攻里通下,逐水除饮。主治:肝硬化腹水。制备方法:前5味各为极细末,和匀,以枣肉和成硬膏为丸,如豌豆大,滑石粉封皮。用药禁忌:体虚者慎用。
-
西葫芦
西葫芦Marrow(Cucurbitapepo)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中叶片具较少白斑,果柄五棱形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近似于南瓜,其不同特点是:①生长发育的速度较南瓜稍快,果实的生长期较短,为30-40天。西葫芦的食疗功效西葫芦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效;
-
鸭肉
同时适宜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食用;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4.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
-
鸭胸脯肉
鸭胸脯肉的选购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同时适宜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食用;还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结核,慢性肾炎浮肿者食用;
-
甲鱼
3.甲鱼还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甲鱼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体质衰弱,肝肾阴虚,骨蒸劳热,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脚气病患者食用;2.甲鱼滋腻,久食败胃伤中,导致消化不良,故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退、孕妇或产后虚寒、脾胃虚弱腹泻之人忌食;患有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腹泻便溏之人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