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利溼熱 中藥學
sān liǎn zǐ
三斂子爲中藥名,出自《廣東新語》,即《本草綱目》記載的陽桃之別名[1]。
五斂子、三斂子、三菍、楊桃、三棱子、酸五棱[1]
酢漿草科植物陽桃Averrhoa carambola L.的果實。雲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有栽培[1]。
甘、酸,寒。入肺、胃、小腸經[1]。
清熱,生津,利水通淋[1]。
1.治熱病煩渴,風熱咳嗽,咽喉痛,口瘡,牙痛,小便不利,石淋,內服:煎湯,15~60g;生食或搗汁服,2~3枚。[1]
2.鮮汁滴入耳內,治中耳炎[1]。
鮮果肉含草酸、檸檬酸、蘋果酸、蔗糖、果糖、葡萄糖和痕跡量脂肪。果汁含4-(1’,4’-二羥基-2’,2’,6’-三甲基環己基) 3-丁烯-2-醇的2-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種子含油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