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國中草藥彙編》:賽葵
2.1 拼音名
Sài Kuí
2.2 別名
黃花棉、山黃麻、大葉黃花猛、山桃仔
2.3 來源
錦葵科賽葵屬植物賽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um (L.)Garcke,以全草入藥。秋季採挖,洗淨,分別切碎曬乾。
2.4 性味
甘、淡,涼。
2.5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解毒散瘀。用於感冒腸炎,痢疾,黃疸型肝炎,風溼關節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疔瘡,癰腫。
2.6 用法用量
1~2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2.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賽葵
3.1 出處
出自《廣西中草藥》
3.2 拼音名
Sài Kuí
3.3 英文名
Coromadel Coast Falsemallow Herb
3.4 別名
黃花棉、山黃麻、火葉黃花猛、山桃仔、苦麻賽葵、苦麻、黃花如意、山索血、山茶心、黃花草、黃花蝨麻頭。
3.5 來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 (L.)Garcke [Malva coromandeliana L.]
採收和儲藏:於秋季採挖全株,除去泥沙及雜質,切碎,曬乾;或鮮用。
3.6 原形態
葵 亞灌木狀,高達1m。莖直立,疏被單毛和星狀粗毛。葉互生;葉柄長1-3cm,密被長毛;托葉披針形,長約5mm;葉片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長3-6cm,寬1-3cm,先端鈍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面疏被長毛,下面疏被長毛和星狀長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約5mm,被長毛;小苞片線性,長5mm,寬1mm,疏被長毛;萼淺杯狀,5裂,裂片卵形,漸尖頭,長約8mm,基部合生,疏被單長毛和星狀長毛;花黃色,直徑約1.5cm,花瓣5,倒卵形,長約8mm,寬約4mm;雄蕊柱長約6mm,無毛。果直徑約6mm,分果爿8-12,腎形,疏被星狀柔毛,直徑約2.5mm,背部寬約1mm,具2芒刺。花期幾全年。
3.7 生境分佈
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等地。原產美洲。
3.8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溼潤的氣候。稍耐旱,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宜以疏鬆而肥沃的壤上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於春季3-4月,條播,按行距30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蓋薄土,並灑少量水保持溼潤。也可直播和撒播。
田間管理 苗高4-5cm時進行間苗,苗高15cm時按株距15-20cm定苗。苗期淺鋤表土,清除雜草,追施稀薄人糞尿,以後每月中耕除草1次,並結合追施複合肥或農家肥,多雨季節注意排水防澇。
3.9 性味
微甘;涼
3.10 歸經
肺;肝;大腸經
3.11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解毒消腫。主溼熱瀉痢;黃疸;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痔瘡;癰腫瘡毒;跌打損傷;前裂腺炎
3.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60-12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3.13 附方
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一、十大功勞葉三至五錢,黃花草五錢。每天一劑,三次煎服。(《全展選編·傳染病》)二、黃花棉、三叉槍各一兩。加水300毫升煎,每日一劑,分二次服。(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3.14 各家論述
《廣西中草藥》:清熱利溼,去瘀消腫。治黃疸,痢疾,瘧疾,小兒食滯,肺熱咳嗽,喉頭炎,瘡癤,跌打腫痛。
3.15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