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葵科
中文名锦葵科拼音名jinkuike拉丁名Malvaceae描述Malvaceae锦葵科,双子叶植物,约50属,1000种,广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17属,76种(连引入栽培的),南北均产之,其中如棉花、苘麻和大麻槿为工业上重要的纤维作物,很多种类供观赏用,少数供食用或药用。萼片5,分离或合生,其下常有总苞状的小苞片;
-
地桃花
锦葵科植物肖梵天花的根或全草·《中医大辞典》·地桃花:地桃花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3.治乳痈,跌打损伤,刀伤,蛇咬伤。花瓣5,倒卵形,长约15mm,外面被星状柔毛;7.《闽东本草》:治筋骨不利,风湿痹痛,阳虚自汗,水肿,泄泻,产后风,带下,胃痛。
-
黄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葵:拼音名:Hu nɡKu 别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moschatus(L.叶通常掌状5-7深裂,直径6-15cm,裂片披针形至三角形,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偶有浅裂似槭叶状,基部心形,两面均疏被硬毛。下乳通便。治痈疮肿痛,无名肿毒,蛇头疮。
-
黄茄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茄花:拼音名:Hu nɡQi Huā别名:格纹叶木槿、野棉花来源:锦葵科黄茄花HibiscuscancellatusRoxb.,以根、花入药。生境分布:四川。功能主治:补脾,化痞,通经,消食。花:主治烫火伤,皮肤红热灼痛等症。萼佛焰苞状,较长于小苞片,密被黄色长硬毛;性味:淡;平归经:肺经功能主治:解毒敛疮。
-
黄花稔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稔:拼音名:Hu nɡHuāRěn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白背黄花稔SidarhombifoliaL.,以全株入药。叶柄长4-6mm,疏被柔毛;对在位兔肠管,两者静脉注射均呈兴奋作用;性味:味辛;主湿热泻痢;
-
磨盘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磨盘草:拼音名:M P nCǎo别名:耳响草、白麻、磨丬果、土砻盾、石磨仔、磨仔草、磨档草来源:锦葵科苘麻属植物磨盘草Abutilonindicum(L.功能主治:疏风清热,益气通窍,祛痰利尿。种子肾形,被星状疏柔毛。4.《广东中药》Ⅱ:治小肠烦痛,肾虚余沥力、便刺痛或小便浑浊,腮腺炎,骨蒸劳热。
-
野西瓜苗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西瓜苗:拼音名:YěXīGuāMi o别名:小秋葵、香铃草、山西瓜秧、野芝麻、打瓜花来源:锦葵科木槿属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trionumL.,以全草、种子入药。功能主治:全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咳,利尿。小苞片12,线形,长约8mm,被粗长硬毛,基部合生;表面具星状粗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cm;
-
赛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赛葵:拼音名:S iKu 别名:黄花棉、山黄麻、大叶黄花猛、山桃仔来源:锦葵科赛葵属植物赛葵Malvastrumcoromandelium(L.外用治跌打损伤,疔疮,痈肿。茎直立,疏被单毛和星状粗毛。托叶披针形,长约5mm;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治黄疸,痢疾,疟疾,小儿食滞,肺热咳嗽,喉头炎,疮疖,跌打肿痛。
-
五指山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指山参:拼音名:W ZhǐShānShēn别名:山芙蓉、野芙蓉来源:锦葵科箭叶秋葵Abelmoschusesquirolii(Levl)S.Y.Hu[A.moschatus(L.生境分布:广西。主治肺结核,肺燥咳嗽,产后便秘,神经衰弱。叶形多样;花萼佛焰苞状,长约7mm,先端具5齿,密被细绒毛;性味:甘;胃经功能主治:滋阴润肺;
-
冬寒菜
冬寒菜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嫩茎叶,作汤或炒食,口感滑利。冬寒菜的别名冬苋菜、葵菜、冬葵冬寒菜使用提示每餐100克冬寒菜的营养价值冬寒菜口感油滑利,柔嫩清香,营养丰富,最大的特点是含胡萝卜素极高,维生素C和钙含量较高,可促进食欲,提高人体免疫力。可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疽、二便不通、丹毒等病症。
-
冬葵根
④治二便不通胀急者:生冬葵根二斤(捣汁三合),生姜四两(取汁一合),和匀,分二服,连用即通。(《古今录验》)⑾治项生瘿瘤,咽喉内气粗喘促,喉内有痰声,响而不止:土黄耆一两(蜜炒),皮硝三钱,猪眼子五钱(新瓦焙去油)。共为细末,蜜丸,每服三钱,滚水送下,吃至三天后,人面消瘦,至七天后可愈。
-
天葵
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天葵:天葵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根生叶丛生,有长柄;小叶柄短,有细柔毛;(《湖南药物志》)摘录:《*辞典》锦葵科植物菟葵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天葵:天葵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为《新修本草》记载的菟葵之别名。入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
耳聋草
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耳聋草:耳聋草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履 岩本草》记载的虎耳草之别名。全草含槲皮苷、岩白菜素、绿原酸、没食子酸等。熊果酚苷对大鼠和人均有利尿作用;药理作用:棉花皮苷有抗炎作用,能明显降低大鼠用各种致炎剂引起的足跖水肿,并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
冬葵叶
《中医大辞典》·冬葵叶:冬葵叶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疸,二便不通,丹毒,金疮。去结行水,通乳。"③《本草汇言》:"里虚胃寒人;(《重庆草药》)②治黄疸:冬葵全草二两,天胡荽三两,紫花地丁草二两,车前草一两,精肉三两。(《孟诜必效方》)⑥治汤火伤:葵菜为末敷之。
-
木芙蓉花
性味归经:辛,微寒。《*辞典》·木芙蓉花:出处:《纲目》拼音名:MùFúRónɡHuā别名:芙蓉花(《清异录》),地芙蓉花(《本草图经》),拒霜花(《益部方物略记》),七星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芙蓉、霜降花(《福建中草药》)。"⑤《生草药性备要》:"消痈肿,散疮疡肿毒,理鱼口便毒,又治小儿惊风肚痛。
-
木槿子
1.治肺热咳嗽,痰喘,偏正头痛。药理作用:还含α-生育酚即维生素E,临床用于习惯性流产、月经过多等。《*辞典》·木槿子:出处:《纲目》拼音名:MùJǐnZǐ别名:朝天子(《饮片新参》),川槿子(《药材学》)。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果实。又治黄水脓疮,烧存性,猪骨髓调涂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火绳树
拼音名:HuǒShénɡShù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翅果麻的树皮或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山谷疏林中。性状:性状鉴别叶多皱缩,完整叶近圆形,常为掌状3-5浅裂,长6-14cm,宽5-11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疏细齿缺,上面疏被星状柔毛,下面密被星状绵毛,主脉5-7条;
-
锦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锦葵:别名:小熟季花来源:锦葵科锦葵MalvasinensisCav.以花、叶、茎入药。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常有栽培。化学成份:花含粘液质,紫色花含一种花色甙:锦葵花甙(malvin)。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通便。主治大小便不畅,淋巴结结核,带下,脐腹痛。
-
老熊花
拼音名:LǎoXiónɡHuā别名:豹子眼睛花、芙蓉花、豹子眼睛果。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华苘麻的根皮。叶近圆卵形,长7-13cm,宽4-13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上面被星状长硬毛,下面被星状细绒毛和长毛,边缘具粗锯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000m的山坡疏林或竹林内。性味:苦;续筋接骨。
-
玫瑰茄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玫瑰茄的共萼。小苞片8-12红色,肉质,披针形,长5-10mm,宽2-3mm,疏被长硬毛,近顶端具刺状附属物,基部与萼合生;直播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按行株距1m×1m开穴,每穴点播4-5颗,覆土0.5-1cm,每lhm2播种量约9kg。性味:酸;凉归经:肾经功能主治:敛肺止咳;主肺虚咳嗽;
-
棉花
《*辞典》:棉花:拼音名:Mi nHuā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种子上的棉毛。秋季采收。叶互生,3~蒴果圆球形,先端突出如嘴,光滑或具细凹点或少数油腺点,通常3~治吐血,下血,血崩,金疮出血。(《本草求原》)②治崩血:棉花、血余灰,百草霜、棕灰、莲花心、当归、茅花、红花,泥包(烧)存性,加麝(香),酒下。
-
磨盘草子
《*辞典》:磨盘草子: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拼音名:M P nCǎoZǐ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种子。化学成份:种子中含油约5%,其中脂肪酸成分有:油酸41.3%,亚油酸26.67%,亚麻酸6.80%,硬脂酸11.17%和棕榈酸5.08%。又含非皂化物质约1.77%,系谷甾醇。②治痈疽肿毒:磨盘草子实一枚,研末,开水冲服;
-
磨盘根
《*辞典》:磨盘根:出处:《广西中药志》拼音名:M P nGēn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根。4月采挖,晒干。性味:甘淡,凉。治咳嗽,淋浊,泄泻,中耳炎,喉蛾。①《陆川本草》:利水,去膀胱湿热。 ③《广西中药志》:治五痨七伤,肺燥咳嗽。⑥治牙龈溃疡:唐盘草干根五钱,红糖适量,水煎服;
-
木芙蓉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芙蓉:拼音名:M F R nɡ别名: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铁箍散、转观花、清凉膏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以花(芙蓉花)、叶(芙蓉叶)和根入药。夏秋摘花蕾,晒干,同时采叶阴干研粉贮存;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
-
木芙蓉根
《中医大辞典》·木芙蓉根:木芙蓉根为中药名,出自明·范洪《滇南本草图说》。性味: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痈肿,肺痈,乳痈,臁疮,咳嗽气喘,白带。化学成分:根含黏液,主含阿聚糖、半乳聚糖、鼠李聚糖等。"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目疾,补气,和血。"③《岭南采药录》:"治乳痈,好酒煎服,即内消。
-
脓见愁
《*辞典》:脓见愁:出处:《广西中草药》拼音名:N nɡJi nCh u别名:黄花母、黄花雾、黄花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柴胡的叶。花萼杯状,长约5毫米,外面被星状毛并混生柔毛;花冠黄色,雄蕊管疏披毛,果实半球形,直径约6毫米:分果丬6~生境分布:生于村旁或田野、疏林下,分布华南。性味: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
脓见愁根
出处:《广西中草药》拼音名:N nɡJi nCh uGēn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柴胡的根。夏、秋采收,阴干。性味:《广西中草药》:味微酸涩,性凉,无毒。功能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治久痢,疟疾。②《广西中草药》:治湿热痢。③《闽东本草》:治黄疸。注意:孕妇慎服。附方:治痢疾:脓见愁根一两。水煎冲黄糖服。
-
粘毛黄花菍
别名:磨盘公来源:锦葵科粘毛黄花菍SidamysorensisWightetAr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散瘀消肿。支气管炎:鲜全草1两,水煎服。乳腺炎、痈疮肿毒:鲜叶捣烂,隔纱布一层外敷。阑尾炎:鲜叶捣烂,纱布包好,外敷腹部痛点。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秋葵
拼音名QiūKuí别名黄秋葵、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黄蜀葵。花于6-8月采摘,晒干。蒴果筒状尖塔形,长10-25cm,直径1.5-2cm,先端具长喙,疏被糙硬毛;寒功能主治利咽;主咽喉肿痛;秋葵的营养价值秋葵含有果胶、牛乳聚糖等,具有帮助消化、治疗胃炎和胃溃疡、保护皮肤和胃黏膜之功效,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
-
五指山参叶
拼音名:WúZhǐShānShēn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箭叶秋葵Abelmoschussagittifolius(Kurz)Merr.的叶。下部的叶卵形,中部以上的叶卵状戟形、箭形至掌状3-5浅裂或深裂,裂片阔卵形至阔披针形,长3-10cm,无端钝,基部心形或戟形,上面疏被刺毛,下面被长硬毛,边缘具锯齿或缺刻。雄蕊柱长约2cm,平滑无毛;
-
心叶黄花仔
拼音名:XīnYèHuánɡHuāZǎi别名:吸血草、白痴头婆、索仔草、娃儿草、小桐麻、大黄花母、生毛英仔草、软枝虱母头、生毛虱母头、小号山胶播、圆叶金、午时花、圆叶咳觑草、黄花少四味、倒地麻、大花黄花稔、心叶拔毒散。蒴果直径6-8mm,分果片10,先端具2长芒,芒长3-4mm,突出萼外,被倒生刚毛。性味:甘;解毒消痈。
-
野西瓜苗子
拼音名:YěXīGuāMiáo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trionumL.的种子。小苞片12,线形,长约8mm,被粗长硬毛,基部合生;花萼钟形,淡绿色,长1.5-2cm,被粗长硬毛或星状粗长硬毛,裂片5,膜质,三角形,具纵向紫色条纹,中部以上合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平原、山野、丘陵或田埂。性味:辛;
-
圆叶锦葵
拼音名:Yu nY JǐnKu 别名:土黄芪来源:锦葵科锦葵属植物圆叶锦葵MalvarotundifoliaL.,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益气止汗,利尿通乳,托毒排脓。用于贫血,乳汁缺少,自汗,盗汗,肺结核咳嗽,肾炎水肿,血尿,崩漏,脱肛,子宫脱垂,疮疡溃后脓稀不易愈合。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圆叶锦葵根
拼音名:YuánYèJǐnKuíGēn别名:苏黄耆、油油饼、土黄芪、献干粮、狗干粮、白黄芪、白马棵、土芳苗、金钱根。叶肾形,长1-3cm,宽1-4cm,基部心形,边缘具细圆齿,偶为5-7浅裂,上面疏被长柔毛,下面疏被星状柔毛。薄壁细胞中含大量草酸钙簇晶。③具缘纹孔导管为主,亦见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9-66 m。性味:甘;
-
粘毛黄花稔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的全草。茎直立,被粘质的星状腺毛和长柔毛。单叶互生;子房心皮5-10,花柱枝与心皮同数,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分果丬5,先端无芒,具短尖头,包藏于宿萼内。种子卵形,无毛。花期冬、春季。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草坡或路边草丛中。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花葵属
中文名花葵属拼音名huakuishu拉丁名Lavatera中国植物志49(2):8描述LavateraL.花葵属,锦葵科,约25种,大部分布于地中海区,但亚洲和大洋洲亦产之,我国新疆产1种,另引入有花葵L.arboreaL.和L.trimestrisL.2种,北京有栽培。雄蕊柱的顶部分裂为多数具花药的花丝;心皮数至多个,环绕中轴合生,中轴顶部伞状而突出心皮外。
-
锦葵属
中文名锦葵属拼音名jinkuishu拉丁名Malva中国植物志49(2):3描述MalvaL.锦葵属,锦葵科,约4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4种,产各地,其中锦葵M.sylvestrisL.常栽植为花卉,冬葵(葵菜)M.verticillataL.亦有栽培,摘其嫩叶供蔬食。雄蕊柱的顶部有花药;果由数心皮组成,成熟时各心皮彼此分离且与中轴脱离。
-
赛葵属
中文名赛葵属拼音名saikuishu拉丁名Malvastrum中国植物志49(2):14描述MalvastrumGray赛葵属,锦葵科,约12种,分布于美洲,其中赛葵M.coromandelinum(L.草本或亚灌木;萼杯状,5裂;雄蕊柱顶部无齿;子房5至多室,每室有胚珠1颗;成熟心皮由中轴上分离,不开裂,有种子1颗,每心皮有短芒3条。属下物种赛葵、穗花赛葵
-
悬铃花属
中文名悬铃花属拼音名xuanlinghuashu拉丁名Malvaviscus中国植物志49(2):49描述MalvaviscusAdans.悬铃花属,锦葵科,约3种,产中、南美,我国引入栽培的有悬铃花M.arboreusCav.1种,下有数个变种,广州常见栽培,为一美丽的花木。总苞状小苞片7-12;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分枝10枚;属下物种垂花悬铃花、小悬铃花
-
梵天花属
中文名梵天花属拼音名fantianhuashu拉丁名Urena中国植物志49(2):43描述UrenaL.梵天花属,锦葵科,约6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梵天花U.lobataL.我国长江南部各地均产之,纤维可用来编绳或织物。雄蕊管与花瓣等长,截平或微齿裂,花药多数;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1颗;成熟心皮有钩刺,不开裂,但与中轴分离;
-
隔蒴苘属
中文名隔蒴苘属拼音名geshuoshuoshu拉丁名Wissadula中国植物志49(2):27描述WissadulaMedik.隔蒴苘属;锦葵科,约4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尤以美洲为盛,其中W.periplocifolia(L.花排成疏散的圆锥花序或单生于叶腋,无小苞片;雄蕊管的顶部分裂为多数具花药的花丝;成熟心皮5,有喙,有种子多颗,开裂,有一假横隔膜;
-
八大锤
八大锤为中药名,即梵天花之别名。见《江西草药》。梵天花又名三角枫、狗脚迹、黐头婆、野棉花,八大乌云盖雪。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UrenaProcumbensL.的全草。祛风利湿,消肿解毒。见《福建民间草药》主治:1.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心脏性水肿,痛经,白带。2.捣敷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
三角枫
概述:三角枫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即《福建民间草药》记载的梵天花之别名。别名:三角枫、狗脚迹、黐头婆、野棉花,八大乌云盖雪来源及产地:锦葵科植物梵天花UrenaProcumbensL.的全草。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消肿解毒。1.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心脏性水肿,痛经,白带。
-
三变花
概述:三变花为中药名,出自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本草纲目》记载的木芙蓉花之别名。性味归经:辛,微寒。入肺、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1.治痈肿,疔疮。2.治肺痈、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白带。其中的芸香苷、金丝桃苷等可抗炎、止咳,抑制眼醛糖还原酶,还有同化作用和维生素P样作用。
-
大地丁草
概述:大地丁草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病名:黄花稔、大地丁草、拔脓消来源及产地: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SidathombifoliaL.的根或叶。性味归经:甘、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止痛。1.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肠炎,痢疾,黄疸,疟疾,泌尿系结石。叶含多种氨基酸和脂肪酸,还含植物甾醇。
-
小克麻
概述:小克麻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滇南本草》记载的拔毒散之别名。别名:小黄药、小克麻、迷马桩棵来源及产地:锦葵科植物拔毒散SidaszechuensisMatsuda的全株。分布西南及广西。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下乳,活血,利湿,解毒。①治乳汁不下,小便淋涩,泄泻,痢疾,闭经。②捣敷痈疽疔疮,跌打损伤。
-
乌云盖雪
概述:乌云盖雪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福建民间草药》记载的梵天花之别名。别名:三角枫、狗脚迹、黐头婆、野棉花,八大乌云盖雪。性味:淡、微甘,凉。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消肿解毒。1.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心脏性水肿,痛经,白带。2.捣敷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
冬苋菜
概述:冬苋菜为中药名,出自《重庆草药》,为《名医别录》记载的冬葵叶之别名。来源: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crispaL.的叶。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乳,滑窍。1.治黄疸,肺热咳嗽,热毒下痢,小便不行,乳汁不下。2.研末敷治外伤出血,烫火伤。化学成分:本品含锦葵酸(Malvicacid)、苹婆酸、黏液质。
-
耳晌草
概述:耳晌草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磨盘草之别名。1.治感冒,荨麻疹,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耳鸣,耳聋,小便不利,风湿痹痛。化学成分:全草含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花含棉花皮苷(Gossylin)、棉花皮次苷(Gossypitrin)、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
-
江巴
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gba英文名:FLOSETFRUCTUSMAIVAE&ALTHAEAE标准编号:WS3-BC-0034-95来源:本品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verticillataL.、锦葵MalvasylvestrisL.、蜀葵Althaearosea(L.宿萼钟状,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的微带紫色,萼片广三角形,被星状毛和长硬毛,先端5齿裂,裂片内卷,其外有小苞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