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手術圖解
圖1 剝開纖維鼓環進入鼓室
圖3 用量度子測量
圖4 人工鐙骨
圖5 用三棱鑽開孔
圖7 用底板刀擴大底板孔
圖9 夾緊不鏽鋼
圖10 製作筋膜墊 (1)在小圓柱繞圈(2)移動90°方向(3)套入鉤子小器械柄(4)擴大至0.7mm直徑(5)剪去多餘鋼絲,形成掛鉤(6)檢查長度(7)用手拿住掛鉤部,剪去下段多餘鋼絲
圖11 筋膜墊鋪置在卵圓窗及其周邊
4 適應證
鐙骨手術最適合的對象應是鐙骨固定較牢固、足板不易浮動者,其氣骨導差在35-40db,256、512、1024hz的rinne試驗爲陰性。氣骨導差小於20-25db、僅256hz的rinne試驗爲陰性者,說明足板術中易浮動,術後聽力增加不明顯,應暫緩手術。
6 術前準備
同鼓室成形術。
8 手術方法
3、切除足板 用量度子精確測量砧骨長突與鐙骨足板間的距離,作爲活塞式人工鐙骨長度的依據。
用銳利的三棱針經鐙骨足弓間進入,觸及足板後,輕輕旋轉,穿通足板後,用直角足板刀緊貼足板窗的邊級鉤除部分足板,將窗口擴大爲0.5mm×0.5mm,如有外淋巴液溢出,可在窗面置一大於窗口的小棉球,再以細吸引管吸出淋巴液,用鐙骨剪切斷鐙肌肌腱和足弓(圖3、4、5、6、7、8)。
4、安裝人工鐙骨 以小鱷魚鉗將活塞式小柱的鋼絲鉤套在砧骨長突後方,小柱的末端放在足板窗旁,用微型鉤將小柱下端推進窗內,再用套銫夾將鋼絲鉤夾緊,使其不能脫離砧骨長突,但又不過緊。鋼絲套鉤應儘量靠近豆狀突(圖9)。
開窗斷足時如發生鐙骨底板浮動或脫位,則應將整個鐙骨取出,此時卵圓窗全部開放,如用活塞贗復位易造成長期外淋巴漏,故應改用不鏽鋼絲筋膜墊贗復術,具體方法是利用特製的量距板作成不鏽鋼線筋膜墊(圖10)。將鋼絲套鉤固定在砧骨長突上,所取的筋膜擱置在卵圓窗及其周邊(切勿將過多筋膜塞入窗內,以免引起劇烈眩暈,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