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麻

中藥學 活血化瘀藥 祛風除溼 中醫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ī yè má

2 註解

七葉麻中藥名。見《江西民間草藥》。爲蒴藋之別名[1]蒴藋又名扦扦活接骨草走馬箭七葉麻。出《名醫別錄》。爲忍冬科植物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的全草或根。分佈華東、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寧夏等地。甘、酸,溫。活血消腫,祛風除溼。1.治跌打損傷骨折疼痛風溼關節炎。內服:煎湯,9 -15g。外用:搗敷。2.治腎炎水腫腳氣,莖葉煎服。3.治瘰癧,根研末調敷;風疹瘙癢,全草煎水洗;瘡癰腫毒,鮮草搗敷。孕婦忌服。蒴藿的果實蒴藋赤子,搗爛塗治疣目全草黃酮類、酚類、鞣質熊果酸β-谷甾醇綠原酸等。種子含氰苷類。外敷酒調劑,內服煎劑可加速骨折癒合;油膏劑能輕度減少毛細血管透性,有輕度消腫作用[2]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1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