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疾病概述
水晶體皮質內離子的成分改變及水晶體纖維的含水增加會導致皮質混濁。皮質性白內障通常是兩側,而且經常沒什麼症狀,對視力的影響取決於混濁的位置是否阻擋到視軸。皮質性白內障根據病程的進展可分爲以下幾期:1.初發期:早期水晶體混濁多出現在周邊部,形成灰白色楔狀混濁,尖端向瞳孔中心。此時水晶體大部分仍然透明,且瞳孔區尚未受影響,所以一般不影響視力。2.膨脹期(未熟期):水晶體皮質因吸收水分而膨脹,虹膜會被往前推,前房會變淺,這時容易發生急性繼發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3.成熟期:水晶體膨脹現象逐漸消失,前房又逐漸恢復正常,但水晶體全部變混濁。此時是白內障摘除手術最好的時機。4.過熟期:成熟時白內障之後,水晶體皮質分解液化成乳狀物,水晶體核下沉。整個水晶體的體積縮小晶體囊皺縮,水晶體核下沉,稱爲Mor-gagnian Cataract。水晶體皮質滲出到前房,會引起過敏性葡萄膜炎或晶溶性青光眼的併發症。
5 症狀體徵
(1)初發期:晶狀體皮質內出現空泡、水型和部分板層分離。空票爲圓形透明小泡,位於前後皮質中央部或縫合附近。水裂的形態不一,從周邊向中央逐漸擴大。板層分離多在皮質深層,呈羽毛狀。楔性渾濁常見,位於前後皮質,尖端向着晶狀體中心,基底位於赤道部,這些渾濁在赤道部匯合,形成輪幅狀,或在某一象限融合成片狀渾濁。散瞳後,應用檢眼睛徹照法或裂隙燈下檢查,可在眼底紅光反射中看到輪幅狀渾濁的陰影。此時瞳孔區的晶狀體未累計,一般不影響視力。此期中晶狀體渾濁發展緩慢,可經數年才達下一期。
(2)膨脹期:又稱未熟期。晶狀體渾濁繼續加重。由於滲透壓改變,在短期內有較多水分積聚於晶狀體內,使其急劇腫脹,體積變大,將虹膜向前推移,前房變淺,可誘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晶狀體呈不均勻的灰白色渾濁,在裂隙燈下可看到皮質內的空泡、水裂和板層分離。患眼視力明顯減退,眼底難以看清。
(3)成熟期:膨脹期之後,晶狀體內水分和分解產物物經囊逸出,晶狀體又恢復到原來體積,前房深度恢復正常。晶狀體渾濁逐漸加重,直至全部渾濁,虹膜投影消失,患眼視力降至眼前,手動或光感。眼底不能窺入。從初期到成熟期可經10多個月至數10年不等。
(4)過熟期:如果成熟期持續時間過長,經數年後晶狀體水分繼續丟失,體積縮小,囊膜皺縮,出現不規則的白色斑點及膽固醇結晶,前房加深,虹膜震顫。晶狀體纖維分解液化,呈乳白色,棕黃色晶狀體核沉於囊帶下方,可隨體位變化而移動,上方前房進一步加深,稱爲Mogagnian白內障。的當晶狀體核下沉後,視力可突然提高。
過熟期白內障囊膜變性,通透性增加或出現細小的破裂。當液化的皮質漏到晶狀體囊膜外時,可晶狀體誘導的葡萄膜炎。長期存在於房水中晶狀體皮質可沉積於前房角,也可被巨噬細胞吞噬、堵塞前房角引起繼發性青光眼,稱爲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當患眼受到劇烈震動後可使晶狀體囊膜破裂,晶狀體核脫入前房或玻璃體內可引起繼發性青光眼。過熟期白內障的晶狀體懸韌帶發生退行性改變,容易引起晶狀體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