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質白內障

眼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pí zhì bái nèi zhàng

2 疾病分類

眼科

3 疾病概述

晶體皮質內離子的成分改變及水晶體纖維的含水增加會導致皮質混濁。皮質性白內障通常是兩側,而且經常沒什麼症狀,對視力的影響取決於混濁的位置是否阻擋到視軸。皮質性白內障根據病程的進展可分爲以下幾期:1.初發期:早期水晶體混濁多出現在周邊部,形成灰白色楔狀混濁,尖端向瞳孔中心。此時水晶體大部分仍然透明,且瞳孔區尚未受影響,所以一般不影響視力。2.膨脹期(未熟期):水晶體皮質因吸收水分而膨脹,虹膜會被往前推,前房會變淺,這時容易發生急性繼發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3.成熟期:水晶體膨脹現象逐漸消失,前房又逐漸恢復正常,但水晶體全部變混濁。此時是白內障摘除手術最好的時機。4.過熟期:成熟白內障之後,水晶體皮質分解液化成乳狀物,水晶體核下沉。整個水晶體的體積縮小晶體囊皺縮,水晶體核下沉,稱爲Mor-gagnian Cataract。水晶體皮質滲出到前房,會引起過敏性葡萄膜炎或晶溶性青光眼的併發症。

4 疾病描述

最爲常見。

5 症狀體徵

(1)初發期:晶狀體皮質內出現空泡、水型和部分板層分離。空票爲圓形透明小泡,位於前後皮質中央部或縫合附近。水裂的形態不一,從周邊向中央逐漸擴大。板層分離多在皮質深層,呈羽毛狀。楔性渾濁常見,位於前後皮質,尖端向着晶狀體中心,基底位於赤道部,這些渾濁在赤道部匯合,形成輪幅狀,或在某一象限融合成片狀渾濁。散瞳後,應用檢眼睛徹照法或裂隙燈下檢查,可在眼底紅光反射中看到輪幅狀渾濁的陰影。此時瞳孔區的晶狀體未累計,一般不影響視力。此期中晶狀體渾濁發展緩慢,可經數年才達下一期。

(2)膨脹期:又稱未熟期。晶狀體渾濁繼續加重。由於滲透壓改變,在短期內有較多水分積聚晶狀體內,使其急劇腫脹,體積變大,將虹膜向前推移,前房變淺,可誘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晶狀體呈不均勻的灰白色渾濁,在裂隙燈下可看到皮質內的空泡、水裂和板層分離。患眼視力明顯減退,眼底難以看清。

(3)成熟期:膨脹期之後,晶狀體水分分解產物物經囊逸出,晶狀體又恢復到原來體積,前房深度恢復正常。晶狀體渾濁逐漸加重,直至全部渾濁,虹膜投影消失,患眼視力降至眼前,手動或光感。眼底不能窺入。從初期到成熟期可經10多個月至數10年不等。

(4)過熟期:如果成熟期持續時間過長,經數年後晶狀體水分繼續丟失,體積縮小,囊膜皺縮,出現不規則的白色斑點及膽固醇結晶前房加深,虹膜震顫。晶狀體纖維分解液化,呈乳白色,棕黃色晶狀體核沉於囊帶下方,可隨體位變化而移動,上方前房進一步加深,稱爲Mogagnian白內障。的當晶狀體核下沉後,視力可突然提高。

過熟期白內障囊膜變性,通透性增加或出現細小的破裂。當液化的皮質漏到晶狀體囊膜外時,可晶狀體誘導的葡萄膜炎。長期存在於房水晶狀體皮質可沉積於前房角,也可被巨噬細胞吞噬、堵塞前房角引起繼發性青光眼,稱爲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當患眼受到劇烈震動後可使晶狀體囊膜破裂,晶狀體核脫入前房玻璃體內可引起繼發性青光眼。過熟期白內障晶狀體韌帶發生退行性改變,容易引起晶狀體脫位

6 特別提示

飲食宜忌

1、多食胡蘿蔔、薯類、綠葉蔬菜及動物肝臟,以獲得足夠的維生素 A ;

2、多食豆類、穀類、酵母發酵品、動物內臟、瘦肉,以獲得足夠的 B 族維生素

3、多食魚、蝦、奶、蛋以補充維生素E 、鋅等;

4、少食油膩及高膽固醇類食物,以減緩眼球血管硬化

5、少食辛辣。若大量進食蔥、蒜、辣椒或油炸辛燥之物,會耗損陰精,加重雙目失明,不應多食;

6、不宜喝酒。酒對視力有很大損害,可導致火旺痰凝,加重晶體混濁和視力模糊,使病情加劇,尤其是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應嚴禁喝酒;

7、保證維生素 C 的攝入量。膳食中維生素 C 的攝入是否充足,也可影響晶體透明度。如果維生素 C 不足,就可降低可溶性蛋白引起透明度下降。

7 相關出處

眼科學第六版

皮質白內障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