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紅根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ǚ ér hóng gēn

2 《*辭典》:女兒紅根

2.1 出處

分類草藥性》

2.2 拼音名

Nǚ ér Hónɡ Gēn

2.3 別名

鴨公青(《草木便方》),鴨公頭、消黃散(《貴州民間藥物》。

2.4 來源

鼠李科植物雲南勾兒茶的根。9~10月採挖其根。

2.5 形態

雲南勾兒茶,又名:青龍草(《草木便方》),女兒紅茶(《分類草藥性》),女兒茶(《天寶本草》),碎米藤、泛銀子。

攀援灌木,長可達3~5米。小枝光滑,疏生黑點,淺褐色或橄欖色。葉互生,紙質,橢圓形或卵形,長1.5~3釐米,寬7~15毫米,先端鈍或圓,有短尖,基部圓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光滑,下面黃白色,側脈6~10對;葉柄長約7.5毫米。總狀花序,頂生,少有腋生,長3~10釐米;花略顯黃色,每節2~5朵簇生花芽三角形,先端尖,花梗與花等長或略長;萼片6,較花瓣寬,寬披針形;花瓣5,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5;子房上位,無柄,花柱淺2裂。核果矩圓形,先端微尖或鈍,長約7毫米,紫黑色。

2.6 生境分佈

生於土坎或荒坡上向陽處。分佈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2.7 性味

①《草木便方》:"甘淡,平。"

⑦《貴州民間藥物》:"性涼,味微苦。"

2.8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治赤白痢疾,黃疸熱淋崩中帶下

①《草木便方》:"清熱,利脹.治風溼腳痛,熱淋,勞傷暗積,損傷。"

②《分類草藥性》:"治崩,紅白痢症,血淋丹田膨脹。"

③《天寶本草》:"清心明目。治頭暈虛熱咽喉熱毒。"

④《貴州民間藥物》:"清熱,除溼。治黃疸,高燒,癆傷。"

⑤《四川中藥志》:"治白帶。"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

2.10 附方

①治赤白痢疾:鴨公青六合草,馬齒莧茶葉。煎湯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熱淋鴨公青木通車前仁、石韋根。煎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黃疸:鴨公頭五錢,滿天星四錢,黃梔子三錢,龍膽二錢。煎水服,每日二次。(《貴州民間藥物》)

治病後虛或幹血癆:鴨公頭一兩,燉肉喫(《貴州民間藥物》)

⑤退高燒:鴨公頭根一兩,煎水服。(《貴州草藥》)

2.11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女兒紅根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