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李科
中文名鼠李科拼音名shulike拉丁名Rhamnaceae描述Rhamnaceae鼠李科,双子叶植物,约58属,900种,广布于全球,我国有15属,约135种,南北均产之,其中如枣ZiziphusjujubaMill.和枳椇HoveniadulcisThunb.的果和肉质的花序柄可食,亦入药;叶通常互生,单叶;果为蒴果或核果。
-
铁包金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包金:拼音名:TiěBāoJīn别名:鼠乳根、老鼠耳、鸭公青、乌龙根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细叶勾儿茶Berchemialineata(L.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精神分裂症,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疔疮疖肿,颈淋巴结肿大,睾丸肿痛。(《杏林医学》)②治鼠疣(鼠痣):铁包金水煎,常洗。
-
鼠李
《全国中草药汇编》:鼠李:拼音名:ShǔLǐ别名:老乌眼、老鸹眼、臭李子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鼠李RhamnusdahuricaPall.,或乌苏里鼠李R.ussuriensisJ.Vass.,以树皮和果实入药。秋季采果,晒干。《本经》治寒热瘰疠,大阴治水肿腹满,苏恭治下血及疝瘕冷积,捣敷牛马疮中生虫,时珍治疥癣有虫,总取其去湿热之功。
-
黄鳝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鳝藤:拼音名:Hu nɡSh nT nɡ别名:勾儿茶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多花勾儿茶BerchemiafloribundaBrongn.,以根入药。性味:微涩,温。)Brongn.var.megalophyllaSchnei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产后腹痛;附方:①治湿热黄疸:熊柳藤一至二两,玉柏(金不换草)四至五钱。
-
血风藤
鼠李科植物翼核果的根及茎·《中医大辞典》·血风藤:血风藤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别名:青筋藤、铁牛入石、红蛇根。功能主治:功在养血祛风,舒筋活络。主治贫血头晕,月经不调,风湿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翼核果醌Ⅰ、翼核果素等。性味归经:苦、微甘,温。
-
老鼠耳
鼠李科植物细叶勾耳茶的嫩茎叶·《中医大辞典》·老鼠耳:老鼠耳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2.治疔疮,煎服并加盐少许捣敷;化学成分:全草含焦性儿茶酚。花瓣5,线状披针形;性味:《闽南民间草药》:"微苦,平,无毒。(《岭南草药志》)②治睾丸脓肿:老鼠耳草头五钱至一两,鸭蛋一只,水,酒各半煎服。
-
大枣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冰醋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
升登
《中医大辞典》·升登:升登为中药名,出自《四部医典》。功能主治:凉血,利湿消肿。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黄水病,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华本草》·升登:拼音名:ShēnɡDēnɡ别名:生等、森等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西藏猫乳的木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2900m的山地灌丛或林中。性味:味微苦;
-
女儿茶
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的全草·女儿茶:女儿茶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1.治咳血,吐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尿路感染,月经不调。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贯叶连翘素(Hyperforin)、金丝桃素(Hypericin)、金丝桃苷、芸香苷、槲皮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大黄素蒽酚、鞣质、绿原酸、咖啡酸、β-谷甾醇等。
-
下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果藤:拼音名:Xi GuǒT nɡ别名:亚泵礴来源:为鼠李科嘴签属植物大苞嘴签GouanialeptostachyaDC.var.tonkinensisPitard.,以茎、叶入药。单叶互生,革质,卵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4~功能主治:凉血解毒,舒筋活络。外用治烧烫伤,疮疡。性味:涩;性凉归经: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光枝勾儿茶
化学成分:茎叶含芸香苷、槲皮素、β-谷甾醇。《全国中草药汇编》·光枝勾儿茶:别名:铁包金[湖南]、光背勾儿茶来源:鼠李科光枝勾儿茶BerchemiapolyphyllaWall.var.leiocladaHand.-Mazz.,以地上部分、根入药。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10克,成人每次注射2毫升,此复方具有祛痰开窍,安神、降压等功效。主要用于狂躁型病人。
-
大风药叶
拼音名:DàFēnɡYàoYè别名:纤序鼠李叶。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尼泊尔鼠李Rhamnusnapelensis(Wall.R.tonkinensisauct.nonPitar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疏或密林中,或灌丛中。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水火烫伤;跌打损伤;
-
冻绿刺
《*辞典》:冻绿刺:出处:《湖南药物志》拼音名:D nɡLǜC 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的茎叶、根皮。5对在下面突起,脉上着生较密毛茸;子房上位,花柱2裂。花期春、夏。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丛林间。性味:苦涩,微寒,无毒。功能主治:杀虫,下气,祛痰,消食。
-
冻绿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RhamnusutilisDecne.的叶。托叶披针形,常具疏毛,宿存;雄花雄蕊4,花药狭长,丁字形着生,与花瓣一起着生于萼裂的基部,退化雌蕊子房扁球形,花柱2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向阳山地、丘陵、山坡草丛、灌丛或疏林中。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止痛;
-
牿岭勾儿茶
拼音名:G LǐnɡGōu rCh 别名:勾儿茶、紫青藤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牿岭勾儿茶BerchemiakulingensisSchneid.,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性味:微涩,温。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腹痛,通经,小儿疳积,骨髓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鳝藤根
治脾胃衰弱,食少,胃痛,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风毒流注,关节风湿痛。②《闽东本草》:舒筋强骨,健脾益气,通经活络,祛寒利尿,除湿止痛。(《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心胃痛,湿热黄疸,小儿脾积风:熊柳根一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⑧治跌打损伤:黄鳝藤鲜根皮捣烂,或干根皮研末,调红酒外敷。
-
绛梨木
拼音名:Ji nɡL M 别名:叫梨子、乌槎子、绛耳木、叫铃子、牛筋刺、鹿角刺、乌苕子刺、黑龙须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薄叶鼠李RhamnusleptophyllusSchneid.,以根和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消食顺气,活血祛瘀。用于食积腹胀,食欲不振,胃痛,嗳气,跌打损伤,痛经。
-
绛梨木根
《*辞典》:绛梨木根: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Ji nɡL M Gēn别名:嚼连根、孟子根(《分类草药性》),黑龙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铁包金、鹿角刺根(《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的根。功能主治:消食,行水,去痪。(《四川中药志》)②下水臌,消肿胀、胸水:鹿角刺根一两,拳参五钱。
-
金钱木根
《*辞典》:金钱木根: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JīnQi nM Gēn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铜钱树的根。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至广卵形,长4~果期10月。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间。化学成份:树皮含鞣质。金钱木根五至六钱,加仙鹤草,白马骨、紫青藤(牯岭勾儿茶)各三至四钱。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
琉璃枝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小叶鼠李的果实。叶片纸质,菱状倒卵形或菱状椭圆形,长1-4cm,宽1-3cm,先端钝尖或近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或被疏短柔毛,下面浅绿色,干时灰白,无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300m的向阳山坡、草丛或灌丛中。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泻下;
-
毛勾儿茶
拼音名:MáoGōuér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huanaReh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茎藤,鲜用或切段晒干。花期7-9月,果期至翌年5-6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灌丛和林中。性味:微涩;温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
毛嘴签
别名:烧伤藤、节节藤来源:鼠李科毛嘴签GouanjajavanicaMiq.,以茎、叶入药。生境分布: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外伤出血:鲜嫩茎、叶、捣烂外敷,或用叶研粉撒患处。疮疖红肿,湿疹,痈疮溃烂:茎、叶研粉,调茶油外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缅枣
《*辞典》:缅枣: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MiǎnZǎo别名:酸枣(《云南中草药选》)。除去外皮,晒干。分布于云南。化学成份:树皮含多肽生物碱:滇刺枣碱A、滇刺枣碱B、安木非宾碱D、药炭鼠李叶碱。药理作用: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有显着兴奋作用;(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选》)备注:果实可食用。
-
全毛悬钩子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Qu nM oXu nGōuZi别名:红毛猫耳扭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全毛悬钩子的全草。单叶互生,纸质,卵形或宽卵形,长4.5~苞片似托叶;功能主治:治妇女产后受风,月经不调,四肢酸麻:全毛悬钩子一至二两,加紫青藤(鼠李科牯岭勾儿茶)一至二两,白马骨(茜草科六月雪)、丹参各一两。
-
烧伤藤
叶片纸质,卵形或宽卵形,长4-11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圆形,全缘或具细钝锯齿,上面或沿脉被丝状柔毛,下面被锈色绒毛或灰色丝状柔毛。花杂性同株,5基数,单生或数个簇生,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30cm,花序下部叶腋常有卷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或溪边,常攀援于树上。性味:微苦;
-
鼠李根
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ShǔLǐGēn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根。附方:治大人口中疳疮并发背:牛李根、蔷薇根(野外者佳)。各细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已来,汁浓,即于银铜器中盛之,重汤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磁瓶子中盛,少少温,含咽之。(刘禹锡《传信方》)摘录:《*辞典》
-
鼠李皮
《*辞典》:鼠李皮:出处:《别录》拼音名:ShǔLǐP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树皮。性状: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性味:①《别录》:味苦,微寒,无毒。②《唐本草》:有小毒。功能主治:治风痹,热毒。①《别录》:主除身皮热毒。③《日华子本草》:主风痹。
-
鼠矢枣
拼音名:ShǔShǐZǎo别名:长叶绿柴、山黄、糯米牙。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猫乳的成熟果实或根。秋后采根,洗净,切片晒干。幼枝绿色,被短柔毛或密柔毛。托叶披针形,长3-4mm,基部与茎离生,宿存;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m以下的山坡、路旁和林中。性味:苦;平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劳伤乏力;
-
酸枣根
拼音名:SuānZǎo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F.Chow的根。单叶互生;叶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圆形,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山谷、丘陵、平原、路旁以及荒地。性味:涩;温功能主治:安神。
-
酸枣根皮
《*辞典》:酸枣根皮: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SuānZǎoGēnP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根皮。功能主治:治便血,烧、烫伤,高血压,遗精,白带。治淋浊,白带,滑精,出血。切碎,水煎成膏,涂于净布上,贴伤处。(《天津中草药》)③治高血压头晕头痛:酸枣根一两(去外层黑皮,去木心,用内皮)。
-
乌苏里鼠李树皮
拼音名:WūSūLǐShǔLǐShùPí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乌苏里鼠李的树皮。花单性,雌雄异株;雌花数个至20余个簇生于长枝下部叶腋或短枝顶端,萼片4,卵状披针形,有退化雄蕊;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河边、山地林中或山坡灌丛中。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摘录:《中华本草》
-
鸭屎树
拼音名:YāShǐSh 别名:冻绿刺、洞皮树、臭李子、圆叶鼠李来源:鼠李科鸭屎树RhamnusglobosusBunge,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布:湖南。性味:苦、涩,微寒。功能主治:杀虫,下气,祛痰,消食。瘰疬:茎枝1两,水煎服。哮喘:配方用。并杀寸白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药绿柴
出处:始载于《叶三多生药学》。拼音名:YàoLǜChái英文名:root-barkofGlossyBuckthorn,root-barkofAlderBuckthorn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欧鼠李的树皮。核果球形,直径6-8mm,成熟时红色,后变紫黑色,具2个分核,每核有1颗种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缘、河岸或湖边。性平功能主治:润肠通便。
-
药鼠李实
拼音名:YàoShǔLǐShí别名:清泻鼠李。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药鼠李的成熟果实。花单生,雌雄异株,通常十余个簇生在短枝上或长枝下部叶腋,4基数;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400m的山地河谷或山坡灌丛中。药鼠李树皮含鞣质(0.57%-0.97%),糖(3.34%-3.71%),醌类化合物(1.93%-2.65%)。性味:苦;
-
翼核果
拼音名:Y H Guǒ别名:血风根、血风藤、红蛇根、青筋藤、铁牛入石、拉牛入石来源:鼠李科翼核果属植物翼核果VentilagoleiocarpaBenth.,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温。功能主治:养血祛风,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贫血头晕,四肢麻木,月经不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枣核
《*辞典》:枣核:出处:《别录》拼音名:ZǎoH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果核。性味:《纲目》:燔之,苦,平,无毒。功能主治:治胫疮,走马牙疳。(王坫桂《不药良方》)②治跟疾红线锁目:取南枣核二十一粒,将核截两端去仁净,以铜绿塞孔中,仍将枣核合上,以纸封贴,一起放炉中烧红取出,以碗盖存性。
-
枣树根
《*辞典》:枣树根:出处:《纲目》拼音名:ZǎoSh Gēn别名:枣根(《本草经集注》)。功能主治:治关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月经不调,风疹,丹毒。③《四川中药志》:下乳,清热,调经。附方:①治荨麻疹(风丹):枣子根同樟树皮煎水洗浴,日二次。(江西《草药手册》)摘录:《*辞典》
-
枣树皮
《*辞典》:枣树皮:出处:《纲目》拼音名:ZǎoSh P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皮,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镰刀,从枣树主干上将老皮刮下,晒干。药理作用:小鼠灌服枣树皮(品种未鉴定)醇提物,有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镇咳作用不明显;服生药片患者多数有口干感,少数有胃脘胀闷、鼻衄、便秘等不良反应。
-
枣叶
《*辞典》:枣叶:出处:《本经》拼音名:ZǎoY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叶片。性味:①《日华子本草》:温,无毒。①《别录》:揩热疿疮。②《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煎汤浴。和葛粉褒疿子佳及治热瘤。附方:①治小儿时气以后,热气不歇:枣叶一握(切),麻黄一两(去根、节),葱白一握(切),香豉一分。
-
枳椇根
《*辞典》:枳椇根: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拼音名:ZhǐJǔGēn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根,9~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功能主治:治虚劳吐血,风湿筋骨痛。②《重庆草药》:行气活血。注意:《重庆草药》:湿热寒邪未解者忌用。附方:①治男女虚弱,手足无力:枳椇根四两,黄花头二两,岩白菜二两,鸡肫草二两。
-
枳椇木皮
《*辞典》:枳椇木皮:出处:《唐本草》拼音名:ZhǐJǔM P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五痔,和五脏。②《陕西中草药》:能活血舒筋,治食积,解铁棒锤毒。外用:煎水洗。
-
枳椇木汁
《*辞典》:枳椇木汁:出处:《纲目》拼音名:ZhǐJǔM Zhī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树干中流出之液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化学成份:木质部含拐枣酸。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卫生易简方》:治腋下狐气。枳椇树凿孔,取汁一、二碗,用青木香、桃、柳、妇人乳,共煎一、二沸,就热洗之。
-
枳椇叶
《*辞典》:枳椇叶: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拼音名:ZhǐJǔY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死胎不出,用枳椇叶十四片,水、酒各一盏,煎八分服。②《陕西中草药》:枳椇枝叶,熬膏服,功效同果梗,且能止呕,解酒毒及铁棒锤毒。
-
枳椇子
本植物的根(枳椇根),树皮(枳椇木皮)、树干中的液汁(枳椇木汁),叶(枳椇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性状:①干燥带果柄的果实果柄膨大,肉质肥厚,多分枝,弯曲不直,形似鸡爪,在分枝及弯曲处常更膨大如关节状,分枝多呈丁字形或相互成垂直状,长3~①《唐本草》:味甘,平,无毒。⑤《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
-
红枣
概述:红枣为中药名,出自《医学入门·本草》,即《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大枣的别名。红枣质量标准:枣身干燥,掰开枣肉不见丝纹(断丝),颗粒大而均匀,短壮圆整,皱纹少而浅,核小、皮薄、肉质细实,甜性足,无酸、苦和涩味,无虫蛀、破口。
-
酸枣
酸枣为鼠李科落叶灌木的果实。秋季采收成熟的红软果实,除去果肉,晒干,碾破枣核,取出种子,生用或炒用。2.酸枣仁(炒枣仁)含有脂肪油及蛋白质、植物甾醇及皂甙,有镇静、催眠作用,前人有“熟用治不眠,生用治好眠”,经临床实践,生用炒用都有催眠功效;可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盗汗的治疗。
-
枳椇属
中文名枳椇属拼音名zhishu拉丁名Hovenia中国植物志48(1):88描述HoveniaThunb.枳椇属,鼠李科,5种,分布于喜马拉雅至日本,我国有4-5种,产西南至东部,其中枳椇H.dulcisThunb.的花序柄于结果时肉质,可食,子实入药,有解酒之效,材质坚硬,供器具用材。叶互生,具长柄,基部3脉;花盘下部与萼管合生,上部分离;
-
马甲子属
中文名马甲子属拼音名majiazishu拉丁名Paliurus中国植物志48(1):127描述PaliurusMill.马甲子属,鼠李科,8种,分布于南欧和东亚,我国有4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其中马甲子P.ramosissimus(Lour.叶互生,单叶,全缘或有锯齿,基部3脉;花两性,组成腋生或有时顶生的聚伞花序;子房一部分藏于花盘内,2-3室,每室有胚珠1颗;
-
猫乳属
中文名猫乳属拼音名maorushu拉丁名Rhamnella中国植物志48(1):96描述RhamnellaMiq.猫乳属,鼠李科,9种,产东亚,我国全产,分布于西南部至中部。子房不完全的2室,1/3下位;属下物种糙薄叶鼠李(拟)、川滇猫乳、多脉猫乳、黄叶鼠李、卵叶猫乳、猫乳、毛背猫乳、毛薄叶鼠李、尾叶猫乳、西藏猫乳
-
鼠李属
中文名鼠李属拼音名shulishu拉丁名Rhamnus中国植物志48(1):19描述RhamnusL.鼠李属,鼠李科,包括FrangulaMill.有160余种,广布于全世界,我国有60余种,南北均有分布,其中有些供染料、药用或观赏用。花小,淡绿色或淡黄色,两性或单性,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