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迎香

腧穴學 穴位特效按摩 經外奇穴 頭頸部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èi yíng xiāng

2 英文參考

EX-HN9[中國鍼灸學詞典]

nèiyíngxiā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X-HN9[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內迎香經外奇穴名(nèiyíngxiāng EX-HN9)[1][2]。出《肘後方》。《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列作奇穴[2]。在鼻孔內,當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的黏膜處[2]內迎香穴主治暈厥目赤腫痛中暑鼻癢鼻塞咽喉腫痛頭痛鼻塞鼻淵喉痹眩暈,各種鼻炎急性結膜炎等。

4 拼音

nèiyíngxiāng

5 代號

EX-HN9

6 出處

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內迎香,在鼻孔內上端。

7 內迎香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內迎香穴在鼻孔內,當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的黏膜處[2]

鼻孔內,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的黏膜處[3]

內迎香穴位鼻孔內上端,鼻黏膜上[4]

內迎香穴位鼻孔內,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的黏膜處[4]。即與上迎香相對處的鼻黏膜處[4]

經外奇穴——內迎香的位置

經外奇穴——內迎香的位置

內迎香穴的位置

經外奇穴——內迎香的位置

8 內迎香取穴方法

仰靠坐位。在鼻孔內,當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和粘膜處。

正坐仰靠或仰臥位,於鼻孔內與上迎香相對處鼻黏膜上取[4]

快速取穴:正坐仰靠,在鼻孔內,當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的黏膜處即是內迎香[5]

9 內迎香穴位解剖

內迎香穴下有鼻粘膜、粘膜下疏鬆組織分佈有面動、靜脈的鼻背支之動、靜脈網和篩前神經的鼻外支。

10 內迎香穴的功效與作用

內迎香穴有清熱通竅作用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一般用三棱針點刺出血[5][5]

鼻孔內向上直刺0.1~0.2寸,或三棱針點刺出血出血量以1~2 mL爲宜[5]。對損傷出血不止者忌用[5]

內迎香一般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故對損傷出血不止者忌用[5]

12.2 灸法

內迎香禁用灸法[5]

14 特效按摩

每天用食指指腹從外部間接按摩內迎香穴,每次1~3分鐘,可以使鼻部保持通暢,預防鼻炎[5]

15 文獻摘要

肘後備急方》:救卒中惡死方,一方,取蔥黃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若使鼻中血出,佳。

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心血炎上兩眼紅,好將蘆葉搐鼻中,若還血出真爲美,目內清涼顯妙功。內迎香鼻孔內,用蘆或箬葉作卷搐之血出爲好,應合谷穴。

鍼灸大成》:內迎香二穴,在鼻孔中,治目熱暴痛。用蘆管子搐鼻出血最效。

良方集腋》:喉閉牙關不開,巴豆七粒,紙裹槌油,將油紙作條燒煙燻入鼻內,牙關即開,用筋點雄黃膽礬末入喉間,吐出痰涎立愈。

1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90.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3.
  5. ^ [5]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