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耳開窗術後的鐙骨手術

手術 中耳手術 耳鼻喉科手術 耳硬化病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èi ěr kāi chuāng shù hòu de dèng gǔ shǒu shù

2 英文參考

stapes surgery after fenestration of inner ear

4 別名

內耳開窗術後的蹬骨手術;stapes surgery after cupula method

5 分類

耳鼻喉科/中耳手術/耳硬化病手術

6 ICD編碼

19.1904

7 概述

以前行內耳開窗術失敗的病例,亦可行鐙骨手術

8 適應

內耳開窗術後的鐙骨手術適用於:

1.開窗後氣導又復下降,氣骨導差在30dB以上者。經乳突腔探外規管之窗已封閉,瘻管試驗陰性

2.術前檢查乳突腔無創面亦無感染者。

3.錘骨活動度良好。

4.鼓環後上骨性鼓環存在,中耳腔充氣良好鼓膜緊張部正常。

9 術前準備

1.術前用4%硼酸乙醇滴耳3d。

2.術前1d剃除術耳周圍距髮際約3~4mm毛髮,用75%乙醇清潔外耳道,置消毒棉球於外耳道口或用消毒敷料包紮。

3.術前一晚低壓灌腸,精神緊張者服鎮靜劑苯巴比妥(魯米那)0.09g或地西泮(安定)5mg。

4.局麻或全麻,術晨均須禁食、禁水。

5.術前半小時服苯巴比妥0.09g,全麻者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5mg。

6.術前1d肌內注射青黴素80萬U,2/d。

10 麻醉體位

1.局麻  1%利多卡因10ml,1∶1000腎上腺素0.4ml,用25號針頭在外耳道骨口及耳道內,骨軟骨交界處進針注射麻藥於骨衣下做4點注射,使外耳皮膚發白並浸潤到鼓環緣,耳輪腳前注射麻藥深達骨衣亦可耳後注射,見圖9.2.5.3-1A、B。

2.體位消毒  病人平臥手術檯,頭轉向一側,患耳向上。1%碘酊、75%乙醇消毒,按乳突手術常規鋪單。

11 手術步驟

1.切口  切開外耳道口上壁,擴開,在顯微鏡下做耳道內切口,從6點處開始向後上呈弧形切開,超過面神經嵴及外半規管後上方,終止於錘骨短突以上(圖9.2.5.3-2),深達骨質

2.分離皮瓣  用剝離子從骨面分離起較薄的皮片,在骨迷路骨質缺損處或軟組織陷入處可平推將皮片分離,勿向下用力。因外半規管窗雖已封閉,向下壓或摳時有將骨片掀起損傷膜迷路及骨管缺損之面神經的可能性。分到鼓膜纖維環處,從其下面進入中耳腔。

3.翻起鼓膜外耳道皮瓣,將鼓索向下推移或剪斷(圖圖9.2.5.3-3A、B),暴露錘骨柄的後緣和內側面,用小鐮狀刀在錘骨柄後緣做切口分離鼓膜錘骨柄,使形成一骨衣下囊袋,錘骨柄位於其中,以便裝置人工鐙骨

4.去除鐙骨結構測量錘骨柄到鐙骨足板的距離,根據長度製作金屬脂肪栓或鋼絲Tefoln柱之人工鐙骨,一般5.5~6.5mm。在足板去除之前,將人工鐙骨金屬環套入錘骨柄,另一端向前移至鼓室前方近咽鼓管口處,待足板去除後移至前庭窗上;若爲厚足板可磨成碟形,在中央做一小窗,插入鋼絲Teflon活塞人工鐙骨,較測量的長度增加0.5mm。或用同種錘骨銜接在前庭窗與錘骨柄之間。

5.將套入錘骨柄的金屬環紮緊於錘骨柄上,金屬環儘可能移向錘骨頸部,使之不易滑脫。防止人工鐙骨與周圍組織接觸,可剪斷鼓膜張肌。鐙骨足板全切或部分切除同鐙骨手術,人工鐙骨銜接在錘骨柄和前庭窗之間(圖9.2.5.3-4A、B)。

6.回覆鼓膜耳道皮瓣填塞術腔。

12 述評

1.皮片撕裂  外耳鼓膜皮片撕裂不能應用時,可從前臂或大腿取Thiersch皮片。修剪成長方形,一端與鼓膜對齊,其餘部分覆於窗口及鄰近乳突腔。

2.鼓膜穿孔  應採取筋膜內襯法修補之。

3.迷路創傷感染  這是嚴重的併發症,多導致內耳功能喪失。若膜迷路的撕裂極小,又無出血感染,可以自愈聽力仍可提高。在10~16倍手術顯微鏡下進行細緻操作,可減少或避免這類併發症發生

4.迷路反應綜合徵  術後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眩暈,由於開窗時膜迷路受機械性刺激,外淋巴液流出,少量血液進入外淋巴間隙引起迷路反應,稱爲迷路反應綜合徵。若術後3d反應不減輕反而加重,持續2~3周仍不減輕,而聽力又隨之下降,應考慮爲漿液性迷路炎,積極給予抗炎治療,防止發展成化膿性迷路炎。若已有化膿性迷路炎體徵,應給予廣譜抗生素;對有腦膜刺激症狀者,必要時可行迷路切開以便引流。

5.面癱  術中誤傷面神經,可立即發生面癱;誤傷部分暴露神經鞘,將在面神經管內逐漸發生水腫,壓迫神經纖維,遲發面癱,可根據損傷程度和性質進行相應處理。

6.迷路積水  Shambaugh曾指出,12%的術耳於術後數月至數年發生迷路積水,可能是膜迷路對手術產物組胺過敏。症狀爲術耳聽力突然下降,有波動,伴耳鳴頭暈、耳內發悶,爲預防迷路積水發生,可給予類固醇、低鈉飲食;對眩暈較重者,給予鎮靜劑,或抗組胺藥物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