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柄短腸蕨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áo bǐng duǎn cháng jué

2 出處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3 拼音名

Máo Bǐnɡ Duǎn Chánɡ Jué

4 英文名

Widened Twin-sorus Fern

5 別名

貫衆

6 來源

藥材基源:爲蹄蓋蕨科植物毛柄短腸蕨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lantodia crinipes(Ching) Ching[Diplazium crinipes Ching]

採收和儲藏:全年或秋季採挖,洗淨泥土,除去鬚根曬乾

7 形態

植株高1-1.5m。根莖直立,頂端和葉柄基部密被黃褐色、線形鱗片,長約1cm,邊緣黑色,稍開展。葉簇生;葉柄長30-60cm,粗約5mm,直立,堅硬,禾稈色,上面有縱溝;葉片紙質,無毛,三角形,頂部漸尖併爲羽狀,長70-100cm,基部寬約80cm,二回羽狀;羽片約8對,互生,斜向上,相距8-10cm,柄長4-5cm,基部1對最大,長圓狀披針形,長達40cm,寬20-25cm,先端漸尖;小羽片10-20對,互生,柄長2-4mm,披針形,長達10cm,寬約2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形,邊緣具圓齒或羽裂達1/3-1/2,裂片長圓形,斜向上,先端圓形或鈍頭或截形,略具細鋸齒;每裂片有小脈4-5對,羽狀,單一。孢子囊羣線形,背生於小脈中部以下,在基部上側小脈上的爲雙生,其餘單一;囊羣蓋線形,膜質,褐色,宿存。

8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50-900m的林下溪邊溼地或石邊。

資源分佈分佈於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等地。

9 性味

微苦;涼

11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溼驅蟲。主腸炎;流感;肝炎;瘡癤;腸道寄生蟲病

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13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味微苦,性涼,有小毒。有清熱解毒祛溼驅蟲功能。用於腸炎、流感、瘡腫及腸道寄生蟲

14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