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藥品標準
2.1 正式名
2.2 漢語拼音
Lǔmeisu Kongshi Yanwan
2.3 標準號
WS1-279(X-38)-88
2.4 拉丁文或英文
SYSIEMA OCULARE CHLORAMPHENICOLI
2.5 主要活性成分
含氯黴素(C11H12C12N2O5)
2.6 性狀
淡黃色表面及邊緣光滑的圓環狀滴丸。
2.7 鑑別
(1)取本品5粒,加稀乙醇2mL溶解後,加氯化鈣溶液(1→100)3ml與鋅粉少許,置水浴上加熱10分鐘,傾取上清液,加苯甲酰氯約0.1mL,立即強力振搖1分鐘,加三氯化鐵試液0.5mL與氯仿2ml,振搖,靜置後,水層顯紫紅色。按同一方法,不加鋅粉重新試驗,應不顯色。
(2)取本品20粒,加乙醇制氫氧化鉀試液4mL溶解後,防止乙醇揮散,在水浴中加熱15分鐘,溶液顯氯化物的鑑別反應(中國藥典1985年版二部附錄32頁)。
2.8 檢查
不溶性異物取2粒,加乙醇5mL,振搖,使溶解,溶液應澄明,不得有玻璃屑、較大纖維、色塊和其他不溶性異物。
無菌 取本品8粒,置滅菌乳鉢中,研細,用滅菌生理鹽水10mL,分次洗滌並移至滅菌離心管中,搖勻,經每分鐘500轉左右離心沉澱5分鐘,取其上清液,用薄膜過濾法處理後,依法檢查(中國藥典1985年版二部附錄39頁)應符合規定。
溶出度 取本品6粒,分別用經預處理(水煮、洗滌)的棉線穿過丸孔,繫住,並在棉線的一端系一小節玻管,分別置入50mL容量瓶中,使眼丸懸於容量瓶球形部分的上部,加0.9%氯化鈉溶液至刻度後,置37±1℃的培養箱內,分別於24和240小時時取出,混勻,取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1985年版二部附錄20頁)。在278±1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按C11H12C12X2O5的吸收係數(E1%1cm)爲298計算溶出毫克數。24小時每份溶液各取10mL,取樣後,再補充0.9%氯化鈉溶液至刻度,混勻,置培養箱內240小時,再取溶液進行測定,測定的溶出量加上24小時時的1/5溶出量,爲240小時溶出毫克數。
24小時平均溶出量應爲0.2~0.6mg,240小時平均溶出量應爲標示溶出量的80.0~120.0%。如不符合規定時,應重測6粒,12粒的平均溶出量應符合上述規定。
其他 應符合滴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1985年版二部附錄9頁)。
2.9 含量測定
取本品10粒,(約含氯黴素25mg)精密稱定,加乙醇3mL,在水浴上溫熱使溶解,緩慢滴加5mL水,使白色乳狀物析出完全,靜置1小時後,加水,充分攪拌,濾過,濾液收集於100mL容量瓶中,並用水稀釋至刻度混勻,精密量取適量,用水稀釋成每1mL中含20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1985年版二部附錄20頁),在278±1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按C11H12C12N2O5的吸收係數(E1%1cm)爲298計算,即得。
2.10 作用與用途
抗生素類藥。有廣譜抑菌作用。用於沙眼、結膜炎、角膜炎、眼瞼緣炎及與其他藥品配合用於一般眼病的消炎等。
2.11 用法與用量
放入結膜囊內,每10天1次,每次1~2粒。
2.12 注意
2.13 劑量
2.14 標示量
應爲標示量的85.0~115.0%。
2.15 類別
2.16 製劑
2.17 規格
2.5mg,標示溶出量2.0mg
2.18 貯藏
密閉保存
2.19 有效期
暫定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