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瘤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ín bā guǎn liú

2 英文參考

lymph-vessel tumor

3 註解

4 概述

由於淋巴管增生和擴張而成的淋巴管瘤(lymph-vessel tumor)是一種良性腫瘤。主要由內皮細胞排列的管腔構成,而其中充滿淋巴液。因組織結構不同臨牀上又分爲毛細淋巴管瘤、海棉狀淋巴管瘤和囊性淋巴管瘤三種類型。兒童發病多見,據臨牀觀察作者發現成人發病也常見,腫瘤生長緩慢,自行消退極罕見。

5 臨牀表現

1.單純性淋巴管瘤四肢陰囊皮膚口腔粘膜常見,體表者呈厚壁小泡,疣樣突起,淡黃色,混有小血管時呈淡紅或紫紅色。病變間皮膚正常,無痛無癢。發生於舌部者,呈巨舌症

2.海綿狀淋巴管瘤:可發生於體表也可發生於深部組織。侷限性者呈不規則的軟腫塊,邊不清,無觸痛,瀰漫性發生在肢體者,肢體肥大畸形骨骼肥大,呈橡皮腫樣變化。發生於舌脣部位,則出現巨舌、巨脣症。

3.囊狀淋巴管瘤:臨牀上最多見,頸部者佔3/4。局部爲質軟的囊性腫塊,有波動感,透光試驗陽性腫瘤皮膚無粘連,生長緩慢,囊內感染者出現感染症狀,囊內出血者瘤體驟然增大,張力增高,青紫色。生長於口底、咽喉或縱隔者可壓迫氣管食管,引起呼吸窘迫和進食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6 診斷

1.淋巴管瘤

發生四肢、頭頸及胸壁。位於舌部者爲巨舌症,位於脣部者爲巨脣症。瘤體柔軟、無痛,壓之可消失。如囊內出血或富有靜脈時,呈青紫色。

2.囊狀水瘤

先天性,較少見,多在2歲前發現。多在頸部鎖骨胸鎖乳突肌後側,有時發生腋窩、胸壁等部位,爲囊性腫塊,具有向四周蔓延生長的特點,腫塊質軟、透光,一般無壓痛,穿刺後抽出透明或乳糜樣液體。

7 治療

1.期待自愈療法;對較小侷限的淋巴管瘤,不影響功能又無礙美觀者,可以不治療,觀察隨診1-2年,無消退反而增大者再行治療。

2.囊性水瘤或海綿狀淋巴瘤都應予注射療法以減少併發症和爭取理想的美容效果。

3.淋巴管瘤繼發感染以不宜注射或手術治療,先行控制感染

4.囊內出血並非注射時或手術療法禁忌症

5.手術治療。手術指徵:(1)頸、口底、眼臉部淋巴管瘤影響呼吸、進食、視力功能,甚至危及生命者;(2)注射治療無效者;(3)巨肢、巨舌、巨脣影響功能及外觀,需進行手術整修者;(4)腹腔、縱隔等不能進行注射療法的淋巴管瘤

8 用藥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紅黴素青黴素等),體質差或併發感染者常聯合用藥,較常用爲: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青黴素)+作用於革蘭氏陰性菌的藥物(如氨卞青黴素)+作用厭氧菌藥物(如滅滴靈);手術前後感染嚴重或有併發症者可根據臨牀和藥敏試驗選擇“B”和“C”項中有效的抗生素

9 輔助檢查

1.一般淋巴管瘤根據主要症狀和體徵,基本可診斷。 2.B超可測定腫瘤大小、範圍、性質及與周圍組織關係。 3.頸部、鎖骨上、腋下淋巴管瘤應抵X光線瞭解腫瘤支氣管,縱隔的關係。 4.對深部及內臟淋巴管瘤可行CT、MRI檢查確診,及瞭解其對周圍組織關係。 5.對腹腔、消化淋巴瘤可行消化鋇餐造影、內窺鏡腹腔鏡檢查。 6.診斷椎穿刺可與血管瘤鑑別。

治療淋巴管瘤的穴位

查看更多

淋巴管瘤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