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概述
先天性淚道阻塞一般在出生後半個月左右開始,可表現爲流淚、分泌物多。擠壓淚囊區往往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對於兩個月以內的兒童可遵醫囑對淚囊區進行按摩,以減輕症狀和爭取自愈。存在以上症狀的兒童應去醫院進行淚道沖洗,檢查是否存在淚道阻塞,2~4個月大的兒童保守治療仍然未能痊癒者,需進行淚道探通手術。
8 適應症
淚道探通術適用於:
1.溢淚病史較短(半年以內),壓擠淚囊部有黏液或膿性分泌物自淚點溢出,沖洗淚道不通者。
2.溢淚,壓擠淚囊部無分泌物自淚點溢出,或有黏液膿性物,經藥物治療後膿液消失,沖洗淚道不通,可用淚道探針探查淚道情況(圖8.2.1-1)。
3.新生兒淚囊炎,由於鼻淚管先天膜閉,壓擠淚囊部有黏液或膿性分泌物自淚點溢出,經局部按摩並滴抗生素眼液治療無效、又經適當加壓沖洗淚道後仍不通者。
12 手術步驟
1.取坐位,用手指把下瞼推向下外方,將其固定在眶下外方骨緣處,使淚小管變直拉緊,將淚點擴張器垂直插入淚點,再水平轉向鼻側,稍用力朝水平方向旋轉擴張器,擴大淚點(圖8.2.1-4,8.2.1-5)。
2.用0號或1號淚道探針,先垂直插入淚點,再轉向水平,在淚小管內徐徐向前推進探針,約推進12mm左右,當探針碰到眶骨堅硬的抵抗時,提示探針已達淚囊。如進針不深,即碰到有彈性的抵抗時,則提示淚小管有阻塞,此時可稍用力向前進針,如能通過,則繼續前推探針,直到碰到堅硬的骨壁(圖8.2.1-6,8.2.1-7);如阻塞堅實,探針前進困難,則不要強行通過,更不能將探針轉向下探,否則會穿破淚小管,造成假道(圖8.2.1-8,8.2.1-9)。
3.探針進入淚囊後,要使其輕抵骨壁,並保持探針不後退,然後以針端輕抵骨壁爲支點,將探針尾作90°旋轉,方向由水平轉向額際,旋轉時探針應緊貼前額部,不要抬起,最後將探針徐徐稍向後下方推進,當探針由淚囊進入鼻淚管時,可以感知探針由骨窩滑入骨管。如進針順利無阻力,則提示鼻淚管狀態正常;如進針時遇到抵抗,則提示淚道有阻塞,可以根據進針的長短判斷阻塞的部位。此時可以稍用力將探針下推,如能越過這一阻礙,則探針可繼續下推,直達鼻腔。如阻塞部探通困難,則不必用暴力強行探通,以免造成損傷(圖8.2.1-10,8.2.1-11)。
4.如欲在探通淚道的同時擴大淚道,則可先用較小型號的探針,如00號或0號,以後再逐漸更換較粗的探針,一般需留針半小時左右,然後再把探針拔出。
13 術中注意要點
1.在探通淚道時,淚點擴張器和淚道探針的選用要根據患者淚點的情況而定。太尖、太鈍、太粗,插入時用力過猛等都會使淚點裂傷。
2.探通淚道時,一定要把眼瞼固定好,使淚小管始終處於拉緊變直的狀態,以利探針順利地行進,否則會損傷淚小管,造成假道。此外,探針通過淚小管時,過早的將探針垂直向下推進,也會損傷淚小管,造成假道。給嬰幼兒做淚道探通時,頭部固定好至爲重要,否則易造成損傷。
3.在探通鼻淚管的過程中,探針要輕抵淚囊窩鼻側骨壁,過緊地緊貼淚囊窩鼻側骨壁,在探針垂直下插時,可造成淚囊或鼻淚管假道。探針輕抵骨壁後,要依此爲支點,將針尾作90°旋轉,探針一定要緊貼額際,針頭不能移動,感知探針由骨窩滑向鼻淚管時,再向下推進,否則也會造成假道或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