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泉

腧穴學 穴位特效按摩 經外奇穴 頭頸部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ù quán

2 英文參考

EX- HN10[中國鍼灸學詞典]

jùquá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X-HN10[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聚泉經外奇穴名(jùquán EX-HN10)[1][2]。出《鍼灸大成》。在口腔內,當舌背正中縫的中點處[2]。主治哮喘咳嗽久嗽消渴舌強,舌肌麻痹吐舌舌緩味覺減退等。

4 拼音

jùquán

5 代號

EX-HN10

6 出處

鍼灸大成》:聚泉一穴,在舌上,舌當中,吐出舌,中直有縫陷中是穴。

7 聚泉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聚泉穴在口腔內,當舌背正中縫的中點處[2][2]

聚泉穴位於舌面中點[3]

經外奇穴——聚泉穴的位置

經外奇穴——聚泉穴的位置

聚泉穴

經外奇穴——聚泉穴的位置

8 聚泉取穴方法

坐位,張口伸舌。在舌背正中縫的中點處取穴

正坐,張口伸舌,醫者用無菌紗布固定舌頭並牽出,於舌背正中縫的中點處取穴[4]

快速取穴:正坐,張口伸舌,舌背正中縫的中點處即是聚泉[5]

9 聚泉穴位解剖

聚泉穴下有舌粘膜、粘膜下疏鬆結締組織和舌肌。分佈有下凳頜神經舌神經,舌下神經和鼓索的神經纖維及舌動、靜脈的動靜脈網。

10 聚泉穴的功效與作用

聚泉穴有清散風熱,祛邪開竅作用

11 聚泉穴主治病

聚泉穴主治哮喘咳嗽久嗽消渴舌強,舌肌麻痹吐舌舌緩味覺減退等。

聚泉穴主治哮喘咳嗽消渴舌強、舌肌麻痹[5]

聚泉穴主治哮喘咳嗽消渴舌強吐舌[5]

聚泉穴主治舌強舌緩味覺減退;哮喘久嗽消渴[6]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血。

一般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針刺時手持紗布牽舌向外[6]

先用消毒紗布裹舌外牽,直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6]

13.2 灸法

可灸[6]

哮喘咳嗽,可用隔姜灸[6]

熱嗽,於艾炷中加雄黃末少許[6]

冷嗽,則加款冬花末,灸畢以茶清連生薑細咀嚥下[6]

14 特效按摩

常用舌頭向上脣內側頂,刺激聚泉穴,可使口脣潤澤,舌體靈活,維護口腔的正常功能[6]

15 文獻摘要

鍼灸大成》:哮喘咳嗽,及久嗽不愈,若灸則不過七壯。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如熱嗽,用雄黃末少許,和於艾炷中灸之。如冷嗽,用款冬花爲末,和於艾柱中灸之。灸畢,以茶清連生薑細嚼嚥下。又治舌苔舌強亦可治,用小針出血

中國鍼灸學》:聚泉,舌上面中央。針三分出血。主治消渴、舌肌麻痹

1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28.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81.
  4. ^ [4]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90.
  5. ^ [5]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6. ^ [6]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90-39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