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制清暑益氣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ìn zhì qīng shǔ yì qì tāng

2 處方

人蔘白朮麥門冬五味子陳皮甘草(炙)、黃柏(炒)、黃耆蜜炙)、當歸身。

3 功能主治

夏月外感溼熱四肢睏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痛,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少,大便清而頻,或痢出黃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脈洪緩者。

4 用法用量

生薑大棗水煎服。

5 摘錄

醫學六要·治法匯》卷四

6 醫學六要·治法匯》卷四

6.1 方名

近制清暑益氣湯

6.2 組成

人蔘白朮麥門冬五味子陳皮甘草(炙)、黃柏(炒)、黃耆蜜炙)、當歸身。

6.3 主治

夏月外感溼熱四肢睏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痛,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少,大便清而頻,或痢出黃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脈洪緩者。

6.4 用法用量

生薑大棗水煎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