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禁忌證
1.急腹症與嚴重的腹腔感染,如腸穿孔、腸梗阻與急性腹膜炎等。肛管直腸周圍急性感染或損傷致劇烈疼痛,如肛周膿腫和肛裂及嚴重痔瘡伴出血等。
5.孕婦與月經期。
6.嚴重心肺疾病與功能不全,如嚴重的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腦供血不足,包括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高血壓的不穩定期。如必須檢查,應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除操作謹慎輕柔外,應在內科醫生監護下進行。
6 準備
1.將雙平面或端掃式直腸腔內超聲探頭用乾淨薄乳膠套(或避孕套)套上,底部用橡皮筋紮緊。如使用雙平面探頭可於注水孔內注入清水20~30ml後再將水抽淨以排除乳膠套與探頭之間的空氣。
2.病人準備
(1)瞭解病情和病史以及既往有關檢查資料。
(2)檢查前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說明檢查目的,消除患者緊張情緒,以得到患者的配合。
(3)行直腸疾病檢查者,於檢查前兩天進食少渣飲食,術前一天進流質食物,可口服蓖麻油30ml或其他緩瀉劑。檢查前2h溫水灌腸1~2次,以清除直腸內與腸壁上殘渣後,再保留200~300ml生理鹽水於直腸內。
7 方法
7.1 1.體位
(1)左側臥位,兩腿屈起彎曲身體,使兩膝部儘量靠近臍部,這是最常用的直腸腔內超聲檢查的患者體位。
(2)膝胸位,患者俯臥,雙膝屈起跪伏在牀上,胸部着牀,臀部抬高,脊柱與牀呈近45°角。身體短小與肥胖患者可採用此體位檢查。
(3)截石位,需使用專用檢查臺,患者仰臥,兩腿放在腿架上,將臀部移至檢查臺邊。過度肥胖患者,因側臥位不易暴露肛門,可採用此體位,目前少用。
7.2 2.探測技術
患者取舒適的體位後,暴露臀部與肛門,檢查者戴手套先行肛門指診檢查,初步瞭解病變部位與範圍,再將塗有耦合劑的直腸腔內超聲探頭插入肛門,插入時囑患者張口深呼吸,並放鬆腹部與肛門。開始先將探頭方向指向臍部,進入肛門並通過肛管後,再將探頭方向指向骶骨岬,順利到達直腸壺腹部後再略指向臍部,插入時可邊旋轉探頭,邊觀察邊向前推進,直到直腸上段,此時探頭伸入約12~15cm。如使用雙平面探頭應依檢查需要交替使用線陣平面與扇形平面。
7.3 3.觀察項目
(1)直腸壁黏膜是否光滑,腸壁是否增厚以及腸壁周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