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概述
啞鈴形腫瘤約佔椎管內腫瘤的5.7%~14.2%。鄧傳宗等將此類腫瘤分成三型:Ⅰ型,腫瘤位於硬脊膜外並沿椎間孔生長至椎管外;Ⅱ型,腫瘤位於硬脊膜內外;Ⅲ型,腫瘤位於硬脊膜內外並沿椎間孔生長至椎管外。啞鈴形腫瘤中神經鞘瘤約佔90%,其他可爲脊膜瘤、骨軟骨瘤等。啞鈴形腫瘤的一部分位於椎管內,一部分位於椎管外,此二部分在椎間孔處構成腫瘤峽部,其所在的椎間孔明顯擴大。
頸椎椎管啞鈴形腫瘤中亦以神經鞘瘤居多,它起自脊神經根。臨牀症狀以手或上肢的根性疼痛起病,檢查可見梗阻平面以下的感覺障礙和癱瘓,嚴重時可有括約肌功能障礙。此外,頸部包塊亦是本病的另一重要特徵。由於腫瘤在越出椎間孔後其生長的約束因素減少,可造成椎管外部分比椎管內部分明顯增大,若椎管內部分小且壓迫症狀不明顯,有時病人會因頸部包塊先去普通外科就診。
啞鈴形腫瘤的診斷除了依據臨牀症狀和體徵外,還要參考脊柱X線平片檢查及其他特殊檢查。頸椎椎管啞鈴形腫瘤的脊柱X線平片可見到相應節段的椎間孔擴大。骨質吸收破壞、椎弓根距離增寬以及近旁的關節橫突甚至椎體也有侵蝕。脊髓造影對診斷本病可有一定價值,即在阻塞端下方出現雙杯口徵,硬脊膜內部分爲較大杯口,硬脊膜外部分爲小杯口,椎動脈造影顯示該動脈受壓向前向內移位。CT及MRI檢查更能顯示腫瘤的真實影像(圖4.14.5.1-0-1)。
頸後入路的應用解剖見圖4.14.5.1-1,4.14.5.1-2。
8 禁忌症
3.全身或手術部位有急性炎症者。
4.疑爲惡性腫瘤有下列情況之一者:①累及椎管的多發腫瘤;②繼發性椎管內腫瘤病人有全身他處轉移者;③完全性截癱已歷時1個月以上者;④全身惡病質,並有巨大褥瘡及尿路感染者。
9 術前準備
1.全身一般性準備 根據病情與檢查,積極改善病人的全身情況,給予各種必要的補充與糾正。
2.有便祕者,術前給予緩瀉劑,術前夜給予灌腸。有排尿障礙者,術前應導尿,留置導尿管。
3.頸部病變影響呼吸者,術前應進行深呼吸、咳嗽等訓練,術前幾天可開始霧化吸入,必要時給予抗生素。
4.術後需俯臥者,應提前進行俯臥位訓練,使病人能適應此臥位。
5.術前晚給予鎮靜劑,苯巴比妥0.1g。
6.術前6~8h內禁食。
7.術前日準備手術野皮膚,清洗剃毛,範圍要超過切口四周15cm以上。頸部手術應剃去枕部頭髮。
9.術前定位 術前應定出預定切除椎板的脊椎位置,最簡便的方法是根據體表標誌定位。爲避免誤差,可先根據體表標誌定位,再在相應棘突的體表上用膠布粘着一鉛字,攝X線片後,從X線片上鉛字的位置覈定手術部位。
11 手術步驟
1.手術切口、椎板切除和硬脊膜切開,均與椎板切除手術步驟同。
2.將被腫瘤擴大的椎間孔後壁,即相鄰的上下關節突切除,已切開的硬脊膜切口再橫行向椎間孔延長切開,便於顯露椎間孔內的腫瘤峽部(圖4.14.5.1-3A、B)。
3.椎管內和椎間孔內的腫瘤部分切除發現椎管內的腫瘤部分後,沿其包膜遊離,輕輕向外牽開,實體腫瘤最好做2~3針貫穿腫瘤的縫線,將腫瘤向外牽拉離開脊髓,找到腫瘤與脊髓之間的載瘤神經根,以雙極電凝處理後切斷。然後再將腫瘤牽引線轉向後方向內牽拉,使椎間孔內腫瘤部分逐漸被拉出。如椎管外腫瘤部分較小,則可見到啞鈴形腫瘤的前極和神經根。McCormic(1996)認爲只要硬脊膜外部腫瘤延伸在4cm以內,均可一期完成腫瘤的全切除。如椎管外的腫瘤部分較大,由後方全切困難,可僅將椎管內腫瘤部分和椎間孔內一部分腫瘤切除,剩餘的腫瘤部分留待3周後,行二期手術,經前外側入路切除殘存的腫瘤。
4.切口逐層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