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椎管内肿瘤
硬脊膜外肿瘤:硬脊膜外肿瘤约占25%,以恶性肿瘤居多。硬膜外也可发生良性肿瘤,常见的神经纤维瘤、脊膜瘤和脂肪瘤等。神经根刺激期是疾病的初期,其特点是神经根性疼痛或感觉异常一蚁行感、刺痛、灼痛等。上行性麻痹常见髓外肿瘤。而在髓内肿瘤感觉障碍常包括会阴部。直肠功能障碍早期多为便秘,以后可转为失禁。
-
椎管内肿瘤临床路径(2016年版)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肌电图、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检查,进行神经功能评估。4.术中用药:激素、抗菌药物。生命体征平稳。2.术后切口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术后渗液和神经功能障碍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按病理分类以神经纤维瘤、脊膜瘤及胶质细胞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及室管膜瘤)3种最为常见。手术步骤1-1椎板切除,显露肿瘤1.切口及椎板减压侧卧位或俯卧位。1-3切除硬脊膜外肿瘤的腹侧部分1-4缝合图1硬脊膜外肿瘤切除术3.后根切断如肿瘤压迫或浸润神经根引起剧痛,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可同时作受浸润的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颈后入路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颈后入路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内肿瘤手术/颈椎椎管哑铃形肿瘤切除术ICD编码:04.0704概述:哑铃形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5.7%~脊髓造影对诊断本病可有一定价值,即在阻塞端下方出现双杯口征,硬脊膜内部分为较大杯口,硬脊膜外部分为小杯口,椎动脉造影显示该动脉受压向前向内移位。
-
椎骨肿瘤切除术
恶性的有骨肉瘤、软骨肉瘤、脊索瘤恶性变等。与其他类型的椎管内肿瘤手术比较,一般不采用椎板切除来切除椎体骨性肿瘤,而是切除椎弓根进入,切除脊髓前方的肿瘤。颈部手术应剃去枕部头发。但术中对硬脊膜囊和其中脊髓的牵拉不能用力和牵拉时间过长,以防止造成截瘫。3.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缝合不严引起。
-
胸腰椎椎管哑铃形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胸腰椎椎管哑铃形肿瘤切除术别名:胸腰椎椎管哑铃型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内肿瘤手术ICD编码:04.0706概述:胸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早期症状是发生于肿瘤所在相应节段的胸部或肩背部的肋间神经痛,稍后才出现病变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严重者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胸腰椎椎管哑铃型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胸腰椎椎管哑铃形肿瘤切除术别名:胸腰椎椎管哑铃型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内肿瘤手术ICD编码:04.0706概述:胸段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早期症状是发生于肿瘤所在相应节段的胸部或肩背部的肋间神经痛,稍后才出现病变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严重者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神经纤维瘤病
疾病别名vonRecklighausen病疾病代码ICD:Q85.0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多系统损害。(3)周围神经肿瘤:周围神经均可累及,马尾好发,肿瘤呈串珠状沿神经干分布,一般无明显症状,如突然长大或剧烈疼痛可能为恶变。
-
颈前外侧入路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颈前外侧入路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内肿瘤手术/颈椎椎管哑铃形肿瘤切除术ICD编码:04.0705概述:哑铃形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5.7%~脊髓造影对诊断本病可有一定价值,即在阻塞端下方出现双杯口征,硬脊膜内部分为较大杯口,硬脊膜外部分为小杯口,椎动脉造影显示该动脉受压向前向内移位。
-
神经鞘瘤切除术
必须注意位于脊髓正前方的某些神经鞘瘤易被误诊为脊髓内肿瘤,应切断齿状韧带并翻转脊髓仔细探查后才能给予正确诊断及治疗。4-7拉开骶棘肌4-8显露、切除肋骨4-9分离并显露肿瘤图4胸段脊髓哑铃形神经鞘瘤切除术脊膜瘤切除术脊膜瘤自硬脊膜长出,大多在脊髓背侧或外侧,少数可在脊髓腹侧,基底一般都较广。
-
畸胎瘤
teratoidtumor分类:肿瘤科椎管内肿瘤髓外肿瘤神经外科脊柱和脊髓疾病椎管内肿瘤髓外肿瘤椎管内先天性肿瘤ICD号:M9080/1流行病学:畸胎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可以发生在全身许多部位,但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者很少见,约占0.5%,倾向于发生在青少年,绝大多数在中线部位,包括松果体区、鞍上和鞍旁区及第4脑室。
-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别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摘除术分类:胸外科/纵隔手术/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的手术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301概述:神经源性肿瘤是纵隔内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15%~另外,磁共振检查还可以将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区别开来。侧卧位,患侧在上。
-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摘除术
手术名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别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摘除术分类:胸外科/纵隔手术/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的手术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4.301概述:神经源性肿瘤是纵隔内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15%~另外,磁共振检查还可以将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区别开来。侧卧位,患侧在上。
-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
椎管内转移瘤多来自肺癌、肾癌、乳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淋巴系统肿瘤包括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和淋巴网状细胞瘤等都可侵犯脊髓。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以浸润到椎管内硬脊膜或神经根及其脊髓血管壁,引起脊髓受压迫缺血或出血,导致脊髓功能障碍。④原发癌已切除后出现的椎管内转移瘤。
-
椎管内上皮样囊肿切除术
手术名称:椎管内上皮样囊肿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椎管内肿瘤手术ICD编码:03.405概述:椎管内上皮样囊肿是先天性肿瘤,起源于椎管内皮肤外胚叶的异位组织。囊壁完整时,腔内可涂以10%甲醛液或75%乙醇,再以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将囊肿包膜的切缘与硬脊膜切口做袋形缝合(图4.14.4-3),使囊内容流入硬脊膜外腔。
-
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
髓内肿瘤大都以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从外科治疗的观点来看,脊髓髓内肿瘤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质地软的浸润性肿瘤,如恶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此类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常有液化、坏死和囊性变,与正常脊髓组织无明确界限,不可能完全切除;一般取侧卧位。3.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或)肌肉层缝合不严引起。
-
脊髓前中央动脉缺血症候群
发病机制:颈椎过屈性损伤:一般多在椎体后缘有骨刺或突出的椎间盘情况下,当颈椎突然前屈时(外伤时),由于硬膜囊后壁与前方致压物之间形成一对冲性暴力,致脊髓前中央动脉受损或受压,并因引起血流受阻而出现症状。MRI图像可清晰地显示脱出的髓核。椎管内肿瘤:以长于腹侧胸椎椎管内的肿瘤为多见,颈段亦可。
-
脊膜瘤
概述:脊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脊膜的纤维细胞,是一种良性脊髓肿瘤。显微镜下检查:脊膜瘤的组织结构和颅内脑膜瘤大致相同。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和肌肉层缝合不严密引起,如有引流,应提前拔除引流管。用胸背筋膜予以修补硬膜。切除肿瘤的技术同前切除神经鞘瘤技术,在此水平处切断受累神经根很少引起功能障碍。
-
脑脊液颜色
脑脊液颜色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脑脊液颜色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脑脊液检查化验取材:脑脊液脑脊液颜色的测定原理:同理学检验法。(5)黑褐色: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相关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脓肿、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化脓性脑膜炎、黄疸、高胡萝卜素血症、早产、早产儿、黑色素瘤
-
椎管内结核瘤
诊断检查:诊断:椎管内结核瘤的临床表现为多样化,症状不易与其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如在儿童或青年出现椎管内占位症状,过去又有结核病史或其他部位有结核病灶,血沉增快,脑脊液白细胞增加,氯化物降低,即应高度怀疑椎管内结核瘤的可能。手术后应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一般不宜短于3~
-
椎管内肿瘤的放射治疗
名称:椎管内肿瘤的放射治疗适应证:椎管内肿瘤的放射治疗适用于:1.髓内肿瘤,如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等以及硬膜外恶性转移瘤手术切除十分困难,一般采用术后放射治疗或单纯放射治疗。最好采用高能X射线或Co60γ射线与高能电子线混合线束。4.因脑水肿导致明显颅内压增高,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脱水利尿药。
-
颈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2.特殊器械薄型冲击式椎板咬骨钳,尖嘴咬骨钳,微型电、(气)钻。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项韧带表面,自其一侧将项韧带从棘突表面切开,沿确定显露椎板侧的棘突和椎板切割,用骨膜剥离器自内向外做骨膜下剥离,用干纱条填充止血,逐次将颈7至颈2半侧椎板和关节突暴露,用自动拉钩牵开颈后肌群并固定。
-
颈椎全椎板切除减压
2.特殊器械薄型冲击式椎板咬骨钳,尖嘴咬骨钳,微型电、(气)钻。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项韧带表面,自其一侧将项韧带从棘突表面切开,沿确定显露椎板侧的棘突和椎板切割,用骨膜剥离器自内向外做骨膜下剥离,用干纱条填充止血,逐次将颈7至颈2半侧椎板和关节突暴露,用自动拉钩牵开颈后肌群并固定。
-
Brown- Sequard氏综合征
临床表现:受损部位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病侧受损平面以下的中枢性瘫痪及深部感觉障碍和同侧脊髓后根症状(末稍性麻痹、与病变脊髓分节相应的皮肤区域知觉消失)。早期常见的症状为根性疼痛,起病多由一侧开始,出现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出现较晚,锥体征出现较早,一般无肌萎缩,营养障碍不明显,括约肌障碍出现较晚。
-
脊髓内脓肿
概述:脊髓内脓肿很少见,可以急性发作,也可以是持续较长时间的慢性起病,临床上与硬脊膜外脓肿相似。一旦疑及本病,即应紧急手术切除椎板,切开硬膜,用细针穿刺脓肿抽出脓液,并酌情切开背侧脊髓,以达到充分的引流和减压,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野。相关药品:胶原、甘露醇相关检查:浆细胞、白细胞计数
-
硬脊膜下脓肿
疾病代码:ICD:G06.1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脓肿发生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隙,临床很少见。常见表现有:发热(>50%),腰背痛或神经根痛(85%),运动障碍(82%),感觉缺失(58%),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53%)。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包括硬脊膜外脓肿、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椎体骨髓炎、硬脊膜外血肿以及椎管内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