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術前準備
1.儘量改善病人全身情況,如糾正貧血,血紅蛋白應在12g以上;血清蛋白過低或體重減輕顯著者,應先做靜脈營養。
2.女性病人應做陰道檢查,瞭解有否癌腫浸潤。需切除陰道後壁者,手術前2d,每天衝洗陰道。
3.低位較固定的腫瘤,或癌位於直腸前壁且有泌尿系症狀,應做膀胱鏡檢查及逆行輸尿管造影或靜脈腎盂造影,以瞭解泌尿生殖系統該部位有無侵犯。
4.麻醉後在嚴格無菌技術下安置導尿管,最好用Foley氣囊導尿管,然後將陰囊和陰莖(連同導尿管)以橡皮膏固定於右大腿內側,導尿管連接至手術檯下瓶中。
10 手術步驟
1.取俯臥位 在頭部,兩肩部及下腹兩側墊軟墊,腹部及下胸部懸空以利呼吸,雙手置頭旁,雙腿稍下垂。
2.切口 骶骨旁開1橫指、尾骨尖上3橫指與骶骨平行向下做6~8cm長的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顯露臀大肌後緣(圖1.7.4.4-1),並注意辨認外括約肌、肛提肌、肛尾韌帶及骶脊韌帶。因爲括約肌與肛提肌相互交織難以辨別,但是肛提肌與骶脊韌帶之間易辨別。
3.鉗夾、切斷、縫扎部分臀大肌、肛提肌,括約肌儘量不切斷,肌肉切斷後必須縫扎,縫線不剪斷(圖1.7.4.4-2)。以待切除病變後縫合切口時將兩側的線相互結紮重建盆底用。
4.切開肛提肌後顯露Waldyers筋膜,從上至下剪開Waldyers筋膜,分離結紮Waldyers筋膜,顯露Denonvines筋膜。此時要注意側方的神經及血管,分離應緊貼直腸壁進行(圖1.7.4.4-3)。
5.分離直腸周圍組織、遊離顯露直腸、直腸遊離好後,用一紗布條穿過直腸前壁提起直腸。(圖1.7.4.4-4)。然後切開腸壁,切除息肉。
如息肉有惡變應切除距息肉邊緣2cm的直腸壁(圖1.7.4.4-5)。
6.全層間斷縫合直腸後(圖1.7.4.4-6),再縫合直腸外膜層。然後再逐層縫合切口。術中應仔細止血。
11 術中注意要點
1.切口不宜過大,以防損傷骶神經及血管,並且在分離直腸時,如果不是惡性腫瘤應緊靠直腸壁分離以免損傷神經、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