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準備
2.T型管造影以瞭解竇道的粗細、走行及膽管內有無結石、腫瘤、狹窄等。
3.術前30min肌注哌替啶(度冷丁)和解痙藥物,如山莨菪鹼(654-2)、異可利定(解痙靈)等,也可按麻醉科常規用藥。
4.器械準備
6 方法
2.膽道鏡由竇口進入,邊注水邊進鏡,分別對竇道、膽總管、壺腹部、肝總管和肝內膽管進行觀察。
3.如竇道腔或膽道狹窄,不可盲目進鏡,以免造成損傷。可用膽道鏡專用擴張球囊對竇道進行擴張,擴張後用8%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鹽水沖洗,待竇道壁滲血停止後,再進鏡觀察。
4.發現病變取活檢時,由於血跡影響視野,可在衝入的生理鹽水中加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邊沖水邊吸引,以保持視野的清晰。
5.如發現結石殘留,小結石可用取石網籃取出或推入十二指腸腸腔;大結石或肝內膽管的鑄型結石可用液電碎石、激光碎石、微波碎石等,然後將碎片取出或吸出。切忌使用暴力取石,以免造成膽管或竇道損傷甚至穿孔。使用碎石技術時注意不要傷及膽管壁(尤其是肝外膽管壁),以免引起穿孔。
6.檢查結束後,要重新將T型管或直膠管經竇道放回,確保膽汁引流通暢。
7.一次膽道鏡檢查不能解決問題者,可再次行膽道鏡檢查,每次檢查後一定要重新放回T型管。拔除T型管的時間,根據臨牀表現和經T型管造影結果,由臨牀醫師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