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醫學衷中參西錄》方之加味補血湯
3.1 處方
生黃芪30g,當歸、龍眼肉各15g,鹿角膠(另燉)、丹蔘、乳香、沒藥各9g,甘松6g[1]。
生煎耆1兩,當歸5錢,龍眼肉5錢,真鹿角膠3錢(另燉同服),丹蔘3錢,明乳香3錢,明沒藥3錢,甘松2錢。
3.2 功能主治
功能補氣生血,化痰通絡[1]。治身形軟弱,肢體漸覺不遂,或頭重目眩,或神昏健忘,或覺腦際緊縮作疼,甚或昏僕,移時甦醒,致成偏枯,或全身痿廢,脈象遲弱,偏虛寒者[1]。
3.3 用法用量
3.4 運用
若服藥覺熱者,加天花粉、天門冬各數克;覺發悶者,加生雞內金4.5~6g;若不見效,用藥湯送服麝香0.06g或冰片0.15g;若仍無甚效,用藥湯送服馬錢子0.6g[1]。
服之覺熱者,酌加天花粉、天冬各數錢;覺發悶者,加生雞內金1錢半或2錢。服數劑後,若不甚見效,可用所煎藥湯送服麝香2釐(取其香能通竅),或真冰片半分亦可;若服後仍無甚效,可用藥湯送制好馬錢子2分。
3.5 各家論述
古方有補血湯,其方黃耆、當歸同用,而黃耆之分量,竟四倍於當歸,誠以陰陽互爲之根,人之氣壯旺者,其血分自易充長,是以此方不以當歸爲主藥,而以黃耆爲主藥也。用龍眼肉者,因其味甘色赤,多含津液,最能助當歸以生血也。用鹿角膠者,因鹿之角原生於頭頂督脈之上,督脈爲腦髓之來源,故鹿角膠之性善補腦髓。凡腦中血虛者,其腦髓亦必虛,用之以補腦髓,實可與補血之藥相助爲理也。用丹蔘、乳香、沒藥者,因氣血虛者,其經絡多瘀滯,此於偏枯痿廢亦頗有關係,加此通氣活血之品,以化其經絡之瘀滯,則偏枯痿廢者自易愈也。用甘松者,爲其能助心房運動有力,以多輸血於腦,且又爲調養神經之要品,能引諸藥至腦以調養其神經也。
3.6 臨牀應用
內風:高某,年過六旬,漸覺兩腿乏力,寢至時欲眩僕,神昏健忘,恐成痿廢,求爲診治。其脈微弱無力。爲制此方服之,連進10劑,兩腿較前有力,健忘亦見愈,而仍有眩暈之時。再診其脈,雖有起色,而仍不任重按,遂於方中加野臺參、天門冬各5錢,威靈仙1錢,連服20餘劑始愈。
3.7 摘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方
6 《辨證錄》卷十二方之加味補血湯
6.1 處方
黃耆2兩,當歸1兩,人蔘1兩,丹皮3錢,荊芥3錢,益母草3錢。
6.2 功能主治
《辨證錄》卷十二方之加味補血湯主治婦人因跌撲閃損,遂至小產,血流紫塊,昏暈欲絕。
6.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4 摘錄
《辨證錄》卷十二
7 《洞天奧旨》卷十二方之加味補血湯
7.1 處方
生黃耆1兩至2、3兩,當歸5錢至1、2兩,三七末5錢,沒藥末2錢,白及3錢至1兩,白芍5錢。
7.2 功能主治
7.3 用法用量
水煎服。傷輕者減半用。
7.4 摘錄
《洞天奧旨》卷十二
9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