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葉三七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āng yè sān qī

2 出處

《廣西中草藥

3 拼音名

Jiānɡ Yè Sān Qī

4 別名

姜七、內消子、土三七打不死

5 來源

姜科植物姜葉三七根莖。全年可採。

6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5~35釐米。根狀莖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棕褐色,有膜質葉鞘,芳香而有辛辣味。葉通常2~3枚叢生,具長柄,紙質,長橢圓形,先端尖,基部狹楔形,兩面無毛,上面葉脈稍突起。花白色,帶黃色。

7 生境分佈

野生於山谷溝邊陰溼地;也有栽培。

8 性味

辛,溫。

9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10 附方

①治跌打損傷姜葉三七一至三錢。水煎浸酒內服;外用酒炒熱敷患處。

②治吐血衄血月經過多姜葉三七曬乾,煅存性。用一至三錢,水煎服。

③治外傷出血姜葉三七炒炭,研粉,適量撒患處。

11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