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大薯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ǎ dà shǔ

2 出處

《廣西中藥志

3 拼音名

Jiǎ Dà Shǔ

4 別名

青木香、假通虎城、土木香

5 來源

馬兜鈴科植物卵葉馬兜鈴的根。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細根,洗淨,切成數段,曬乾

6 形態

攀援半灌木,無毛。葉互生,卵形至矩圓狀卵形,長6~21釐米,寬5.5~14.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心臟形,兩側圓耳狀,全緣;葉柄長3~12釐米,腹面具淺溝。總狀花序腋生,花柄長約1釐米,有微毛;苞片1枚,卵形,細小,邊緣密生毛茸;花萼管狀,有毛,長5~7.7釐米,暗紫色,下部膨大呈球形,內壁有四撮短柔毛,頸部收縮,彎曲,前端側向開放呈喇叭狀,有脈紋5條;雄蕊6枚,與花柱結合;花柱6深裂,錐尖,子房長柱形,有6棱,下位,6室。蒴果近圓形,徑約4釐米。種子多數,扁平而薄,鈍三角形,邊緣延伸呈淺灰黃色的翅。花期5~6月。果期9~10月。

7 生境分佈

生於山腰以下的闊葉樹林中或林緣。分佈我國南部。

8 性狀

根呈圓柱形,稍彎曲,長短不一,長30釐米左右,徑1~3釐米,表面暗灰黃色,有細的皺紋,折斷面不平坦,皮部薄,厚1~4毫米,木部射線乳白色,狹細,木部微帶黃色,有細孔狀的導管。氣微香,味略苦。

9 性味

味微苦辛,性涼,無毒

10 歸經

入肺、心二經。

11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無名腫毒瘰癧、疔癤、瘡瘍,蛇、虎咬傷及痢疾

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13 注意

氣虛者忌用。

14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