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腦膜腦炎

神經外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uà nóng xìng nǎo mó nǎo yán

3 疾病概述

化膿性腦膜腦炎是由於細菌入侵腦部引起的大腦組織炎症。出現畏寒發熱咳嗽、流涕、咽喉痛、頭痛嘔吐、項背痛、全身肌肉痠痛、全身不適等感染中毒症狀;顱內高壓與腦膜刺激症狀

4 疾病描述

化膿性腦膜腦炎是由於細菌入侵腦部引起的大腦組織炎症

5 症狀體徵

畏寒發熱咳嗽、流涕、咽喉痛、頭痛嘔吐、項背痛、全身肌肉痠痛、全身不適等感染中毒症狀;顱內高壓與腦膜刺激症狀

6 疾病病因

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膚化膿症、蜂窩織炎脊柱顱骨骨髓炎腦膿腫、顱腦外傷、手術等引起細菌感染入腦。

7 病理生理

具體發病機制不是很清楚。

8 診斷檢查

診斷

1.病史  詢問有無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膚化膿症、蜂窩織炎脊柱顱骨骨髓炎腦膿腫、顱腦外傷、手術等病史。有無畏寒發熱咳嗽、流涕、咽喉痛、頭痛嘔吐、項背痛、全身肌肉痠痛、全身不適等感染中毒症狀;有無顱內高壓與腦膜刺激症狀

2.體檢  檢查意識體溫脈搏血壓瞳孔大小及對光反應。有無視乳頭水腫腦膜刺激徵。查找身體各處的原發感染竈。

3.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明顯增多,可達(20~40)×109/L(2萬~4萬/mm3),中性粒細胞達90%以上。

4.腰椎穿刺  測定顱內壓力,注意腦脊液有無混濁;腦脊液化驗:糖常<0.84mmol/L、蛋白常>1g/L,有氯化物降低,白細胞計數一般>1.0×l09/L,且以中性分葉核佔優勢。若白細胞數<1.0×109/L,且以淋巴細胞爲主,需與真菌性或結核腦膜腦炎等加以鑑別,行腦脊液真菌及抗酸桿菌檢查。常規行腦脊液塗片鏡檢細菌培養

5.血培養  血培養陽性,具有確定病原的價值。

6.CT腦掃描  可發現腦白質大片狀低密度區,注射造影劑腦膜可有線狀增強。注意無腦膿腫、硬膜下積膿或積液及腦積水

9 治療方案

1.一般治療:

(1)急性期給予流食,昏迷時暫禁食或鼻飼,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注意營養補充。

(2)高熱者,行物理和藥物降溫。

(3)抽搐者,可選用:①安定10mg,肌注;②苯巴比妥鈉0.1~0.2g,肌注;③10%水合氯醛20~30ml灌腸。

2.抗生素治療:在未確定病原前,應根據病史、可能入侵的途徑、原發竈的部位,對病原菌進行估計,儘早開始抗菌治療。在明確病原菌後,根據藥敏結果指導臨牀用藥。抗菌治療的原則是:

(1)選用易透過血腦屏障藥物

(2)採用高效安全的藥物

(3)聯合用藥。

(4)用藥劑量要足、療程要長,用到症狀、體徵消失後再持續3~5d,腦脊液養陰性方能停藥。革蘭陰性菌用藥達4周以上。

可供選擇的抗生素有:青黴素類、磺胺類、頭孢菌素類、紅黴素氯黴素甲硝唑等。

3.有明顯腦水腫或顱內高壓表現者,可用甘露醇速尿脫水治療。

4.化膿性腦室腦炎的治療,可採用腦室內或(和)鞘內注射敏感抗生素並行腦室外引流術,引流時間7~14d。

5.糖皮質激素不作爲常規治療,只用於休克、有明顯腦水腫和顱內高壓者。成人5~10mg/次,靜注,2~3/d,不超過3d。

6.硬腦膜下積液的治療,少量積液可自行吸收;對積液量大引起顱內高壓、驚厥神經系統局竈體徵者,可行持續引流或手術摘除囊膜。

10 預後及預防

及時控制身體其它部位的感染

11 特別提示

1、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2、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保暖,多見陽光,多吸新鮮空氣,多參與戶外活動

3、避免與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觸,以儘量防止呼吸道感染發生

治療化膿性腦膜腦炎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