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路感染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1.症状、体征急性膀胱炎可有膀胱刺激症状,急性肾盂肾炎时常同时伴有寒战、发热、腰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2.辅助检查(1)尿培养(2)尿常规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血培养阳性者疗程可适当延长。尿路感染临床路径.
-
WS/T 503—2017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
若采血量充足,注射器采集的血液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碟形针采集的血液反之。37℃孵育Sd,一些缓慢生长的苛养菌(如巴尔通体、李斯特菌属和奴卡菌属等)和双相真菌需要延长孵育时间。由于其菌体微小,形态多样,革兰染色易漏检。血培养瓶通常孵育5d以上,并且在培养结束后,盲传至血平板,微需氧孵育。
-
金葡菌败血症
金葡菌败血症并发心内膜炎者可高达8%,由于可侵犯心瓣膜,故病理性杂音不及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多;骨髓培养的阳性率较血培养者为高。近年已开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快速诊断技术。对新生儿室、烧伤病房及因白血病接受化疗者或骨髓移植者宜采取防护性隔离,防止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4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阿尔茨海默病等2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401号)印发。3.监测血压、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尿量、凝血功能,及时发现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的早期征象。
-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版)
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线导管、置入全植入式血管通路(输液港)时,必须遵守最大无菌屏障要求,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有关要求执行手卫生并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或无菌隔离衣、铺覆盖患者全身的大无菌单。
-
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
是一种较少见的以长期的间歇性持续性发热、皮疹、关节痛、白细胞增多、血培养阴性为主要特征的感染-变态反应综合征。2.滑膜内层细胞的免疫荧光电镜检查,见IgG、IgM、类风湿因子和补体存在。实验室检查:本征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皮疹活检示胶原纤维明显水肿伴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也可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
厌氧菌败血症
格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内毒素能损伤心肌和血管内皮,激活补体系统、激肽系统、凝学与纤溶系统,以及交感肾上腺脊质系统,ACTH/内啡肽系统等,并可激活各种血细胞和内皮细胞。详细体检常可发现原发病灶或入侵途径,并从病灶部位和性质推知病原菌的种类。抗菌药物选用甲硝唑、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或亚胺培南或泰能。
-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基本信息:《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3.应及时留取相关标本送培养,根据血培养或胆汁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合适的抗菌药物。胆囊造瘘术。4.术后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胆管损伤等,应退出本路径。
-
急性骨髓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急性骨髓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4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阿尔茨海默病等2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401号)印发。(4)局部X线片(5)胸部X线片、心电图。3.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要延长治疗时间或者再次手术,应退出路径;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
化脓性脊椎炎
2.白细胞总数高、血沉快、血培养为阳性。症状体征:起病常急骤,有畏寒、寒颤及高热,毒血症症状明显。本病多见于成人,以腰椎最为常见,其次为胸椎、颈椎发病少见,病变多数局限于椎体,向椎间盘与上下椎体扩散,偶有向椎弓扩散侵入椎管内。大多数病例则形成椎旁脓肿,在腰椎则为腰大肌脓肿,在上颈椎最为咽后壁脓肿。
-
脑膜炎球菌感染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脑膜炎球菌感染在临床上有三种表现,即脑膜炎、急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及慢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此三种皆有典型的皮肤表现,且常为诊断的重要指征。它首先侵入鼻咽腔,形成带菌状态或产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瘀点涂片、脑脊液涂片或培养、血培养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
-
淋病性关节炎
疾病别名淋球菌性关节炎,blennorrhagicarthritis疾病代码ICD:M01.3*疾病分类风湿免疫科疾病概述淋病性关节炎(gonococcalarthritis)是急性关节炎的一个特殊类型,是由淋球菌经性传播引起的关节炎。淋球菌性关节炎患者是其他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的2倍。脓毒性关节炎亦可在无前驱性皮肤损害及多关节痛的情况下,径直发生。
-
化脓性脑膜脑炎
疾病病因: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肤化脓症、蜂窝织炎、脊柱或颅骨骨髓炎、脑脓肿、颅脑外伤、手术等引起细菌感染入脑。常规行脑脊液涂片镜检及细菌培养。注意有无脑脓肿、硬膜下积脓或积液及脑积水。对积液量大引起颅内高压、惊厥、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可行持续引流或手术摘除囊膜。
-
金葡菌脑膜炎
概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多继发于金葡菌败血症,尤其多见于合并左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细菌栓子经血流侵袭脑膜。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可并发脑脓肿。血培养常有金葡菌生长。相关药品: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氧、甲氧西林、磷霉素
-
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脑膜炎
概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多继发于金葡菌败血症,尤其多见于合并左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细菌栓子经血流侵袭脑膜。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可并发脑脓肿。血培养常有金葡菌生长。相关药品: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氧、甲氧西林、磷霉素
-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
概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多继发于金葡菌败血症,尤其多见于合并左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细菌栓子经血流侵袭脑膜。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可并发脑脓肿。血培养常有金葡菌生长。相关药品: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氧、甲氧西林、磷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