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

化驗及醫學檢查 血液檢查 紅細胞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óng xì bāo pò huài bù wèi cè dìng

2 英文參考

hemoclastic measuring

3 概述

成熟紅細胞釋放入血後壽命約90~120天,成人每日約有8%的衰老紅細胞,主要在脾臟破壞,分解爲鐵,珠蛋白和膽紅素

6 化驗取材

血液

7 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的原理

51Cr標記紅細胞法。靜脈注入51Cr標記的自身紅細胞後,不斷有一部分紅細胞因自身衰老隨機損傷,而在紅細胞被破壞部位(如肝、脾等)沉積下來。藉助51Cr所發射的γ光子(320key),通過體表測定,可以瞭解紅細胞在體內的主要破壞部位。

8 試劑

51Cr標記紅細胞法。

9 操作方法

51Cr標記紅細胞法。與紅細胞壽命測定同時進行。靜脈注入51Cr-RBC後30分鐘,測定心前區、脾區肝區的放射性計數率,以後每日或隔日測定一次,測定條件和位置保持不變,直至心前區放射性減半或達到紅細胞外表半壽期爲止。

10 正常值

51Cr標記紅細胞法:

肝(L)/心(P):0.60~1.08。

脾(S)/心(P):0.80~1.35。

脾臟破壞指數:S/P<1.5。

肝臟超額指數:L/P<1.0;S/L爲0.9~1.8。

11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1)S/P>1.5:脾臟爲破壞紅細胞部位,爲脾臟切除指徵。

(2)S/P<1.5:脾臟不是破壞紅細胞部位,脾臟爲非切除指徵。

(3)S/P開始高,且恆定,無持續上升現象:脾腫大但無脾功能亢進

(4)S/P開始高,且持續上升:脾功能亢進

(5)S/P明顯升高,且持續上升,迅速>2:溶血性貧血

12 附註

適應證:與紅細胞壽命測定同時進行,有助於貧血的鑑別診斷、脾功能估計、脾切除適應證選擇和疾病的預後判斷

禁忌證:採血部位或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

準備:1.檢查前向受檢者介紹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合作。2.檢查前仔細詢問病史及查體,掌握適應證。

測定方法必須標準化,測定部位應用龍膽紫標記,以保證每次測定的幾何位置完全一致,從而保證測定數據的準確。

計數量增加可相對減少誤差

紅細胞計數於下午5時至晨7時及餐後有所減少,可達10%,臥牀休息較正常活動時可減少達5.7%,故在評價兩次驗血結果時應適當考慮時間、飲食和臥牀休息等因素。

紅細胞計數極易發生誤差靜脈採血止血帶結紮過久可引起假性增多,吸管不潔、不準、均會使計數或增或減;吸取稀釋液,現多用手動加液器,在使用前應校準容量;計數板要力求購置準確者;計數時要數足夠的數量。如充分注意,手工法所得結果仍有很好的準確性,可用以校正自動計數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