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的原理
51Cr標記紅細胞法。靜脈注入51Cr標記的自身紅細胞後,不斷有一部分紅細胞因自身衰老或隨機損傷,而在紅細胞被破壞部位(如肝、脾等)沉積下來。藉助51Cr所發射的γ光子(320key),通過體表測定,可以瞭解紅細胞在體內的主要破壞部位。
8 試劑
51Cr標記紅細胞法。
9 操作方法
51Cr標記紅細胞法。與紅細胞壽命測定同時進行。靜脈注入51Cr-RBC後30分鐘,測定心前區、脾區及肝區的放射性計數率,以後每日或隔日測定一次,測定條件和位置保持不變,直至心前區放射性減半或達到紅細胞外表半壽期爲止。
11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1)S/P>1.5:脾臟爲破壞紅細胞部位,爲脾臟切除指徵。
(2)S/P<1.5:脾臟不是破壞紅細胞部位,脾臟爲非切除指徵。
(3)S/P開始高,且恆定,無持續上升現象:脾腫大但無脾功能亢進。
(4)S/P開始高,且持續上升:脾功能亢進。
(5)S/P明顯升高,且持續上升,迅速>2:溶血性貧血。
12 附註
適應證:與紅細胞壽命測定同時進行,有助於貧血的鑑別診斷、脾功能估計、脾切除適應證選擇和疾病的預後判斷。
準備:1.檢查前向受檢者介紹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合作。2.檢查前仔細詢問病史及查體,掌握適應證。
測定方法必須標準化,測定部位應用龍膽紫標記,以保證每次測定的幾何位置完全一致,從而保證測定數據的準確。
計數量增加可相對減少誤差。
紅細胞計數於下午5時至晨7時及餐後有所減少,可達10%,臥牀休息較正常活動時可減少達5.7%,故在評價兩次驗血結果時應適當考慮時間、飲食和臥牀休息等因素。
紅細胞計數極易發生誤差。靜脈採血,止血帶結紮過久可引起假性增多,吸管不潔、不準、均會使計數或增或減;吸取稀釋液,現多用手動加液器,在使用前應校準容量;計數板要力求購置準確者;計數時要數足夠的數量。如充分注意,手工法所得結果仍有很好的準確性,可用以校正自動計數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