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方歌括》

清 陳念祖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半夏厚朴湯

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者。此湯主之。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蘇葉(二兩。)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歌曰狀如炙臠貼咽中。卻是痰凝氣不通。半夏一升茯四兩。五(兩生)姜三(兩濃)樸二(兩)男元犀按。咽喉者高之極。小腹者下之極。炙臠貼於咽中者病在上。奔豚起於小腹者病在下如有炙臠狀。即千金所謂咽中貼貼狀。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今人名曰梅核氣是也。主以半夏厚朴湯者。方中以半夏逆氣厚朴解結氣。茯苓消痰。尤妙以生薑通神明助正祛邪。以紫蘇辛香散其鬱氣。鬱散氣調。而凝結焉有不化者哉。後人以此湯變其分兩。治胸腹滿嘔逆等症。名七氣湯。以治七情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