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方歌括》

清 陳念祖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調胃承氣湯

治汗後惡熱譫言心煩中滿。脈浮者主之。大黃(四兩去皮。酒洗。)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上三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歌曰調和胃氣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黃四兩足。法中之法妙無窮。蔚按。此治病太陽而得陽明之陽盛證也。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火淫於內。治以苦溫服。亦取緩調之意。次男元犀按。調胃承氣湯此證用之。可救服桂枝遺熱入胃之誤。太陽之陽盛證用之。能泄肌熱以作汗。陽明證用之。能調胃氣以解微結。內臺方自注雲脈浮者三字。大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