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方歌括》

清 陳修園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指迷茯苓丸

中脘伏痰飲。臂痛難舉。手足不得轉移。指迷最切茯苓丸風化芒硝分外看。枳半合成四味藥。停痰伏飲勝靈丹。(半夏制二兩。茯)柯韻伯曰。痰飲之本。皆水也。水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此自陽入陰也。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此地氣上升也。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是天氣下降也。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水入於經。而血乃成也。若陰陽不和。清濁相干。胃氣亂於中。脾氣難於升。肺氣滯於降。而痰飲隨作矣。痰與飲同源。而有陰陽之別。陽盛陰虛。則水氣凝而爲痰。陰盛陽虛。則水氣溢而爲飲。除痰者。降氣清火是治其標。補陰利水是治其本也。滌飲者。降氣燥溼是治其標。溫腎利水是治其本也。此方欲兼兩者而合治之。半夏燥溼茯苓滲溼。風硝軟堅。枳殼利氣。別於二陳之甘緩。遠於礞石之峻悍。殆攻中之平劑歟。○澀可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