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吳謙
病患面無血色,無寒熱,脈沉〔浮〕弦者,衄;脈浮〔沉〕弱,手按之絕者,下血;煩咳者,必吐血。
【按】脈沉當是“脈浮”,脈浮當是“脈沉”,文義始屬,當改之。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爲減,大則爲芤;減則爲寒,芤則爲虛。寒虛相摶,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
【按】此條注詳見《傷寒·辨脈篇》內,故不復釋。心氣不足〔有餘〕,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按】心氣“不足”二字,當是“有餘”二字,若是不足,如何用此方治之,當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