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

清 朱震亨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六十一、經候

【脈】

經脈不行者。血生於心,因憂愁思慮則傷心,心氣停結,故血閉不行。左寸沉結,宜調心氣、通心經,使血生而自通。或因墮胎,或產多,共血先少而後不通。此爲血枯,脈兩尺弱小,宜生血。

【因證】

血隨氣行,結爲塊,日漸長,宜散之。久發盜汗,致血脈乾枯而經不通,宜補血。是汗出於心,血生於心,血與汗出也。久患潮熱,則血枯燥。蓋血爲熱所消,寒熱去則血自生。脾胃不和,飲食減少,則血不生。血者,飲食所化。經雲∶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不月。血爲氣引而行。血之來而先有病,皆氣之患也;來而後有病者,皆血之虛也;病出意外,皆血之熱也。

【治】

將來作痛,乃氣實也,桃仁紅花香附枳殼川連。不及期者,乃血熱也,四物加川連。過期有二,乃血少與痰多也。血少,芎、歸、參,紫黑成塊加連;痰多,色淡也,肥人多有,二陳加蒼朮香附川芎。閉而不行,乃虛而熱;來成塊,乃氣之滯;錯經妄行,乃氣之亂。